1)第953章 负荆请罪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毅要去大板升,处置战后事宜,隆庆把脑袋摇晃得和拨浪鼓一样,大明朝立国至今,还没有大学士督师的先例,更何况草原苦寒,战事还没有结束,万一唐毅有了一点闪失,后果谁能承担?

  打仗的事情,交给戚继光、马芳等人就可以了,至不济还有谭纶,遇到了大事,再派人回到朝廷请示,就不用劳烦唐师傅了。

  “陛下厚爱,臣感怀于心,可是此战结束,不代表北疆高枕无忧,如果不能趁着天赐良机,彻底解决心腹大患,只怕会重蹈汉唐的覆辙,遗憾千古啊!”

  什么叫汉唐覆辙?

  汉武帝动用倾国之力,漠北一战,彻底击败匈奴,将漠南地区都掌握在手中,庞大的匈奴帝国开始崩解。

  漠北一战绝对是空前的成功,可是太平并未维持多久,七年之后,匈奴就南下五原,知道几十年后,汉宣帝时期,匈奴的威胁才彻底解除。

  唐朝的情况也是一样,在平定突厥之后,北方边疆只是短暂安宁,其后又战火不断,更是发生了安史之乱。

  观察汉唐的历史,就会发现击败游牧民族容易,而彻底解除边患,却十分困难。

  推究原因,也不难理解,汉人以农耕立国,即便举倾国之力,打赢了战争之后,却没法在草原立足,也无力驻守地域辽阔,出产有限的草原,农民无法立足,最后只能遗憾退出。

  留下的真空不会持续太久,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长城沿线的漠南地区,相比漠北,漠西,西伯利亚,水草更加丰美,在生存压力的驱使之下,他们不得不南下抢夺草场。

  即便是一个部落民族消失了,也很快会有另外的部落填充,草原就是韭菜地,割了一茬,要不了多久,又一茬就长了出来,无穷无尽,无休无止。

  而草原出产有限,除了牛羊之外,什么生存物资都没有,一个个的部落天生就会抢掠,不断地吞并,或者被吞并,经过不断的战争淘汰,最终产生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部落,周围没有值得抢劫的对手,就会兵犯中原。

  这就是几千年来,不断在长城沿线重复的故事。

  “陛下,解决北方边患的问题,不在于有多强大的兵力,也不在于杀多少人。关键是要扭转经济形态,自然水到渠成。”

  隆庆点头,却又摇头道:“师傅,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吧?您可是说过,不论是农耕,还是游牧,都是经过几千年的选择,才产生的结果,都刻在了骨子里,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做起来怕是不容易。”

  “陛下睿智。”唐毅笑道:“不过眼下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近些年来,东南的丝绸和棉布需求大增,纺织业大发展,光是生丝和棉花已经不满足需要,毛纺业前景大好。不过大明境内缺少草场养殖优质的长毛羊,光是从草原购买,一来朝廷不允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