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6章 年糕和年终奖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安府人过年也吃年糕,不过他们吃的是黄米年糕,没钱的直接蒸,有钱的就蒸好后切成小块放油锅里炸,趁热蘸白糖吃。

  李絮吃不惯这种,还是更喜欢糯米做的。

  尤其是,后世吃到过一种叫机粽饼的年糕,最简单的甜口版用糯米、红糖就可以做,也有咸口版,里头放一些切成小块的猪肉,微糖,半咸甜的口感。

  就跟吃惯了甜奶油的人头一回吃咸奶油蛋糕差不多的味蕾冲击,刚开始可能觉得有点怪,但入口就知道不虚此行,咸口比甜口更加适口,层次丰富,不腻。

  为了重温旧时记忆,满足口腹之欲,顺便给点心铺子上新,李絮特地假公济私一回,早在十一月时就传了信到点心铺子各分号,给她们一份年糕食谱,还让府城分号给她准备几个大机粽饼,回头拎新平过年。

  这份食谱里,光是年糕做法就有七八种,更别提在年糕基础上进行再加工的烹调法子了,什么撒的打的蒸的煮的炸的烤的炒的,黄米大米糯米乃至其他杂粮轮番上阵,组合出来的美食数不胜数。

  还有外形跟年糕搭不上边的各种粿,什么红龟粿、鼠麴粿、艾粿,甚至还有年糕皮做的饺子,总之花样百出。

  这么一份薄薄的食谱单子,上头记载的每一道做法都足以当做传家宝,可李絮就这么不要钱似的随信给了出去,让小花等人激动不已,这段时间没少自觉加班,就为了练习做各种年糕的手艺。

  也不必做多,试验成功后先各做一点推出,看哪个卖得好、哪个不好卖,再适时调整。不同地域的人口味还是有显著差别,不同分号要做到本地化。

  进了小年就是年,各点心铺子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卖年糕。价格不贵,比蛋糕饼干那些便宜得多,前三天照旧新品八折。

  美食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哪怕跨越时代也是这样。

  新式年糕很快引来一大批拥簇,要过年呢,钱袋子都比平日松。哪怕买不起太多,也能买一块给自家孩子甜甜嘴。

  因为销量火爆,原材料囤货又有限,年前粮食价格也涨了,点心铺子挂出牌子,每天每人每种年糕限购两斤。

  人天性就爱抢东西,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难得的才珍贵。于是,一见到限购二字,顿时觉得那些稀奇古怪的年糕多了层金光,愣是比没挂牌前香。

  来买的人更多了。

  家里宽裕的甚至发动全家上阵来排队,或是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掏钱找路人帮忙买,一个人给二十文工钱。排个队就能赚来这么些大钱,可

  不比扛大包、洗盘子清闲?

  还有粮铺商人嫌麻烦,为了多买点,偷偷找到铺子掌柜,说是愿意低价出让米粮换年糕。

  换来做什么呢?当然是用来送人,过年大家都要送礼,送这个新式年糕既有年味又体面。

  平时,这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