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0章 御供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鱼大肉吃多了、有某些小小隐

  疾的富商们追捧。

  前两样瞒得紧,外人都不知道,倒是辣椒瞒不住,红红的一大片特别显眼,所幸辣椒田是独立的一块,在另外的方向,不至于将外界的注目

  引向其他。

  刚买地时还嫌太分散,如今看来,倒也算是利大于弊。

  可以说,今年算是个好年头,除了偶尔要跟权芒斗智斗勇一番,整体来说都挺顺利。

  唯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是,居然有人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告御状”,告的是美味干货铺和铺子背后的东家她。

  说起来,这事还跟海带有点关系。

  当时“苍玉”的秘密被说破,那批商贾纷纷跑去海边圈地,上蹿下跳打探消息之际,竟还发现了个大秘密!有人在滩涂上种皇室特供的紫菜!

  再去打听一番,得知场子背后的主人又是美味干货铺的女东家,不由得羡慕嫉妒恨!

  种海带也就算了,紫菜这种皇室特供的贵价食材居然也能种,还一种种一大片看不到边际?

  也太气人了!

  一想到这批紫菜换算过来的市场价值,有些人就眼睛滴血了,暗戳戳往上头告状,不止找甘泉县知县、海西府知府告状,甚至还把信写到京

  城,专门找的内府负责采购的官员太监,给李絮上眼药。

  好在她早有准备,刚打捞的第一批头水紫菜,只留了几两给自己尝尝味,其他全送京城去了。

  若还是去年,她还不一定能这么放心大胆地出头,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

  过去的半年里,京城可谓是风起云涌,一点也不平静。好些商贾同行都吓得南下做买卖了,就怕被卷入两位巨头的争储风波里。

  春天时那一桩发生在海西府的私兵案虽然始终没个定论,罪责没牵扯到郕王头上,顶罪的只是底下一些小虾米。但,满朝文武都不傻,看得

  清楚个中内情。

  要么,他们效忠的皇帝果然已经老糊涂了,糊涂到亲小人远君子,忠奸不辨,放着言行举止堪为典范、做事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东宫储君不

  要,偏要换个行事更阴邪、有失光明正大之道的郕王做继承人;

  要么,就是皇帝在害怕自己被太子夺权,故意抬起郕王跟太子打擂台,自己好从中得利。

  不管是哪种可能,都足以让一些忠臣寒心,尤其是那些并非愚忠、先忠国朝再忠君的。

  这些人委实不愿看朝纲混乱,以致百姓受苦,外敌入侵。于是,原本中立的一些大臣也暗暗对名正言顺的东宫释放出了善意,其中不乏内阁

  重臣。

  正巧中秋宴后皇帝又病倒了,在多方努力下,皇帝不得不捏着鼻子下旨让太子重新监国。

  皇帝这一病就缠绵不起,眼见很难再康复了,太子也有条不紊接过朝政,地位一日比一日巩固。

  更让郕王糟心的是,年根下,东宫添丁,太子喜获嫡子,且十分康健。原本因为太子久久没有嫡子颇有微词的大臣们一个个欢欣鼓舞,跟自

  家添了大胖儿子似的!

  年初那一回东宫被围,不仅没收拾到太子,反倒被对方趁机拔除好些钉子。也因失去了眼线耳目,连太子妃有喜这样重大的消息都死死瞒住

  了没透出来,一直瞒到四五个月显怀了瞒不住才公之于众。否则,这个皇孙还未必生得出来!

  郕王一琢磨,这形势竟是越来越坏,再不动手就晚了,于是,一日夜里联合有所勾结的禁军首领,悄悄带兵入宫,想要搞宫变。就连京城内

  外,也都布满了乔装成百姓的其私兵。

  可惜功败垂成,那天夜里宫中具体发生什么无人知晓。外人只知,逆王不忠不孝,逼宫自立不成,愤而自戕于皇帝跟前,而后者也受此惊吓

  ,病情愈发沉疴。

  可以说,如今的大靖已经是太子殿下的天下了。

  送给皇帝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这个人情送给太子还是有所回报的。

  这不,进了腊月没几日,甘泉县街上还来了一队敲锣打鼓的队伍,欢天喜地给美味干货铺送了块新匾。

  匾额上的字只比原先多了两个小字,却是金光灿灿、能刺瞎人眼的“御供”二字!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