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佛光邪异,白莲奇怪_大明抄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此人的修为,至少有莫敢当的水准。

  方休的神识一遍遍扫过这些白莲教徒,心中愈发疑惑不解。

  奇怪。

  太奇怪。

  以他金丹神识,都分辨不出,这白莲教到底是什么来历,白莲真佛又是何方神圣。

  看白莲教的名字,以及阴阳上师的白马车驾,谁都会跟国师玉蝉子,以及他的白莲梵音小神通联系在一块。

  但联系归联系,明眼人一猜便知,这白莲教是故意为之,好借佛门之名,遮掩自己邪教本质。

  可……

  那两个无加金刚身上的佛光与脚下的白莲,虽然邪异,却又切切实实是小神通无异。

  名字可以挂羊头卖狗肉,这佛光与小神通却做不得假。

  谷/span只是若要说,白莲真佛是佛门三千佛中的哪位异类……

  佛门解法中有唯一真谛,智慧。

  但凡稍有心智之人,都不会觉着白莲教的血腥教义,能是个有超脱之法,有长生前路的。

  尤其是。

  阴阳上师身上,根本不见佛光。

  反倒有几分阴阳化合的道门气息。

  而以高千户为首的将卒们,被白莲教邪法加持在身的气势,又分明是武门催发血气的路数。

  这都哪跟哪呢?

  方休不解的工夫,吴品已经说服中年书生,随后登上城垛,扬声唤道:“若扬州城破,百姓必成邪教血食。诸位乡勇非是为朝廷而在此,是为城中妇孺老幼而在此。吴品不才,愿以七尺之躯,为诸位之先!”

  他话音刚落,那中年书生高举起一块令牌,喝道:“成军!”

  监军令!

  大旗只是信物,这监军令才是大旗能催发军中气运的关键。

  吴品其实还未有正经官职,只不过是李知府的幕僚之臣,连个品级都无,没有官运在身,根本无法执掌监军令。

  而中年书生隐居扬州书院做学究前,却在官场上历练过几年,是以才能担任义军监军一职。

  若真个论起来,这中年书生年龄长于吴品,修为长于吴品,资历也长于吴品,该吴品毕恭毕敬唤他一声大人才对。

  也不知为何,被他反过来这般敬待。

  监军令出,义军成。

  方休立时觉着怀中令信一动,身旁大旗亦是猛然一个招展。

  便有一股气运从城墙上的诸多乡勇身上勃发。

  军中气运!

  得大旗加持,众人尽皆精神焕发,身上气势一涨再涨,战意熊熊燃烧。

  只有方休例外。

  军中气运再是能催发血气,对他金丹境界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不值一提。

  反倒是乾坤窍中的玉玺轻轻一动。

  军中气运与国运一触,立时黯然失色,崩碎无影。

  既然大旗不能助长气势。

  那就自己来涨一涨。

  方休心念一动,身上铁甲真气立时腾腾升起,雄壮如山。

  而元景玉胎亦是浑身一震,一道锋锐金光从头顶喷薄而出,化作一柄长刀。

  元景玉胎身上只有《玉匣百炼剑道》与《诸天云禁剑道》的六条法脉,若是显露出剑气踪迹,叫人发现端倪,总是一个麻烦。

  《玉匣百炼剑道》是道门少有的十金俱全之法,玉匣所出之剑千门万类,不一而足,瓯冶、风胡、曾从、烛庸四条法脉,除开瓯冶剑气是诸多剑道共通,余下三条法脉所催生的剑气亦是变化多端。

  来校场时,方休已经以天魔无相,将天魔真气化作金衣真气,覆在元景玉胎之身,遮掩瓯冶剑气的气息。

  宁家这对兄弟,采头摘首,一位铁甲,一位金衣,不是正好登对?

  可若真个动手,难免顾此失彼,出现差错。

  故而在校场时,方休就是在以天魔真气化的金衣真气为模板,不停变换元景玉胎体内三条法脉的气息,从中寻找出,与金衣真气相近,能够以假乱真的剑气。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