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努尔哈赤立过长子褚英为太子,其后把楮英关了,没有再立太子。皇太极之获继汗位,是靠了代善的坚决推让。

  皇太极一直到死,不曾立太子。他把长子豪格列为“四大辅政”之一,可能含有训练豪格为未来的皇帝之意。

  皇太极突然而死以后,多尔衮扶立福临,把豪格的辅政地位剥夺,把辅政由四人减为两人:济尔哈朗与他自己。四个月以后,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他示意济尔哈朗命令各院与各部的长官,凡事先向他请示。从此,他当了实际上的皇帝。

  《细说清朝》二四、杀害代善的一子一孙

  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中,是年纪最轻的几个之一。他比皇太极小二十岁,比代善小二十九岁。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

  代善在清室的皇族之中,可谓元老。他在万历四十四年(天命元年,l616年)努尔哈赤称汗之时,已被封为四个贝勒之一,而位居首席,称“大贝勒”。努尔哈赤死后,他竭力主张由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让他与其他两个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并坐朝堂。(其后阿敏获罪下狱,莽古尔泰获罪降为多罗贝勒,代善自请与莽古尔泰降坐于堂上两旁。)

  皇太极去汗称帝,封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出面召集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宣誓一番,立福临为皇帝,举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为辅政。

  代善的长子岳托,于第四次攻入长城之役,死在济南附近。次子硕托,从代善伐喀尔喀有功,封为贝勒;随阿敏放弃永平有罪,削爵;攻下崞县(山西),复封贝子;在锦州畏敌,再度削爵,不久又封为固山贝子。

  代善的第三子萨哈璘,不仅有战功,而且是力劝皇太极去汗称帝的一人,死在皇太极称帝以后不久,追封为颖亲王,留下有儿子阿达礼、勒克德浑、杜兰。阿达礼被封为多罗郡王,于崇德七年受任为礼部管部大臣,

  这阿达礼不知是发了疯,还是被人利用,竟然在皇太极此时,与硕托联合起来,“谋立”多尔衮为帝。

  官方文书上说,代善与多尔衮二人将顾托与阿达礼举发,处死。

  这一件事是历史上的一大疑案。当时,福临尚未即位,但扶立福临的计划已由全体亲手、郡王、贝勒、贝子,共同于代善主盟之下,宣誓决定。

  多尔衮有没有与阿达礼及硕托勾结在一起?是否他多尔衮有意于当皇帝,叫这两人活动,其后知道众人不能赞成,使出卖了两人卸责?

  也许是代善发觉了儿子与孙子的阴谋,深为痛恨,因此而不惜大义灭亲,同时也好让多尔衮内心惭愧,免存夺位之想。

  关键是代善此时并无实力,实力在多尔衮手中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