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还勉强说得过去。然而也是一个庸才。陕西的巡抚秦承恩则只是一个“书生”,根本不会打仗。

  嘉庆皇帝在嘉庆四年正月乾隆死后,派勒保当“经略”,统筹鄂、豫、川、陕四省的军事。勒保干了半年,嘉庆很失望,改派明亮。

  明亮是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打过大、小金川与甘肃回民,也打过王三槐、徐天德、齐王氏、张汉潮,确是一员老将。但是他担任“经略”不过一个月,因为他与嘉庆新委的陕西巡抚永保不能合作.互相告状,嘉庆把两人一齐捉了治罪。经略一职,由额勒登保接充。

  额勒登保姓瓜尔佳氏,先世是吉林的“珠户”,隶属于“打牲总管”,与猛将海兰察的来历相仿佛,是所谓“新满洲”,没有八旗老满洲的暮气。他当过海兰察的部下;传说海兰察送了他一部《三国演义》的满文译本,教他就《三国演义》揣摩兵法。他打过起义的回民、苗民,打过林爽文、廓尔喀,也打过齐王氏、张汉潮、冷天禄、冉天元。

  当了“经略”以后,他向嘉庆贡献一个战略:“湖北重在堵而不在剿,汉江南北剿堵并重,四川重在剿而不在堵。”原因是湖北的多数“散匪”已经来到川陕,而四川(川北)的地形最便于围剿,嘉庆接受了他的意见。

  其后,在嘉庆五年八月,他获得嘉庆准许,以所有的正规军用于追剿,由他自己指挥;以各地所招的“乡勇”担任防堵,由各省的总督、巡抚指挥。

  招编乡勇的办法,可能是明亮最先想出来的。但是在额勒登保担任经略以前,多数的满人官兵都把乡勇看作牺牲品,进攻时赶到前线,退却时用为殿后。打来打去,无非是利用教外老百姓屠杀教内的老百姓而已。

  额勒登保认为打硬仗是正规军本身的事,不应假手于乡勇,这是他高明的地方。他同时也彻底实施“碉堡政策”,让乡勇有所凭藉。

  在额勒登保的麾下,有两员大将:蒙古人德楞泰,汉人杨遇春。德楞泰出身是小军官(蓝翎长),打过大、小金川,打过林爽文等,他消灭了齐王氏。杨遇春是四川崇庆县的武举,智勇兼备。

  多数的白莲教领油,均死于这德楞泰与杨遇春之手。不过,嘉庆对于两人的酬报却颇有轩轾。德楞泰被封为一等侯,杨遇春只得到一个“二等轻车都尉”。(后来,杨遇春打平天理教,才晋封为二等男爵;打平新疆的张格尔,才晋封为一等昭勇侯。)

  额勒登保在嘉庆七年年底受封为三等侯;在嘉庆十年病死,追封为一等公。

  杨遇春以外,功劳最大的汉人是贵州松桃人杨芳、四川东乡人罗思举、桂涵。杨芳是“不第秀才”,罗思举当过强盗,桂涵原为无赖。白莲教起义失败之时,杨芳已经当到总兵,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