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二年(1683年)降清。次年,康熙开放“海禁”,而且在广州、澳门、宁波、镇江分设四个海关,称为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欢迎外国商人前来贸易。

  乾隆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变康熙的“四口通商”的政策,封闭广州以外的三个港口,只许洋人在广州一个地方贸易。

  并且,不许洋人把妇女带来广州,亦不许在广州雇用中国女仆。洋人只能把“家”放在澳门,到广州来的时候只能住在所谓“商馆”,由清朝政府所指定的若干家“公行”负责照料。洋人在广州不许乘轿子,也不许买中国书、学说中国话。

  “公行”,后来共有十三家,俗称“十三行”(行字读杭)。十三行是清朝政府与外国商人之间的中间人,实际上等于代表清朝政府实施“国营国际贸易”。洋商买货,须向十三行买;洋商卖货,须向十三行卖。洋商纳税、送礼、上禀帖,也须由十三行经手。

  十三行的老板,当然必须“从中取利”。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当局认为,与其让十三行赚不少钱,何如与清朝政府或中国人民直接贸易?与其在广州一口贸易,何如到广州以外的其他许多港口贸易?因此,便在乾隆、嘉庆两朝,好几次派使臣来中国办交涉。

  英国第一次派遣大使来华,是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所派的人叫做卡思卡儿特,但是他在抵达中国国境以前中途病死。

  第二次,是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派的人叫做马戛尔尼,此人位居伯爵;另有一个副使斯当东,是一个“爵士”,地位在公侯伯子男之下。

  马戛尔尼与斯当东二人,在乾隆五十八年的夏天到达热河的避暑山庄,觐见乾隆,行了屈一膝之礼,获得相当的赏赐。他们向清朝要求在广州以外的宁波、珠山(舟山群岛)与天津等地通商,租借舟山一岛,在京城设立货仓,让英国商人在广州自由居住,自由来往于广州、澳门之间。这些要求,统被乾隆拒绝。这一年,是1793年,英国已与革命的法国进行战争。英、法两国从此或断或续地一直打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为止。

  中间,在嘉庆七年二月,英国的兵船开入澳门,说是为了保护澳门,防备法国海军袭击。葡萄牙人与清朝的两广总督吉庆均很气愤,颇想用武力对付,但英国兵船在澳门停留五个月就走了,因为英、法已经讲和。

  嘉庆十三年(1808年),英、法又打了起来,于是英国的兵船

  重行来到,在阴历八月初二日(9月21日)把澳门占领。

  这时候的两广总督是吴熊光。吴熊光派人责备英国商人的领袖“大班”,不得要领。事实上,大班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委派的,无权管辖英国政府的海军。

  吴熊光就下令“封舱”,停止英国商人与华人公行之间的贸易。一个多月以后,英国兵船昂然直入,驶进虎门,停泊在黄埔岛。这显然是侵犯中国的领海,向清朝政府挑战。

  吴熊光不敢应战,仍旧只有用封舱的老办法对付。英国商人公请他们的大班刺佛出面,与吴熊光商淡。吴熊光向刺佛宣读嘉庆的圣旨,圣旨里说,要调动大兵防守黄埔与澳门。结果,英国兵船在阴历十一月撤离黄埔,移泊澳门,在第二年春天撤离澳门。

  事后,嘉庆怪吴熊光胆怯,将他革职,发往伊犁充军,派永保继任两广总督。永保在到任以前病死,由百龄继任。百龄来后不久便请准嘉庆,让英国商人继续贸易。

  英国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与美国发生战争;两年以后就在中国的领海捉了一艘美国商船亨透号(Hunter),作为战利品。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