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家乡,他再读《劝世良言》一遍,就变成了基督徒,却不曾与基督教任何一派的教会发生正式关系。他和冯云山及另一位姓李名敬芳的表弟,走到河里去洗了一个澡,算是受洗。

  其后,他在自己教书的私塾之中,取下孔子牌位,换上上帝牌位,逢人说教,为人洗礼入教。于是,学生纷纷退学,他也索性改行,作了职业的传教士,离开花县,浪迹他乡。

  陪伴他的,有冯云山与冯家的两个年轻人嵩珍、瑞珍。他们一行四人,走了十几个县。旅费,他们没有,全靠贩卖一些笔砚,跑跑单帮。

  到了道光二十四年三月下旬,嵩珍、瑞珍不愿再走,秀全、云山继续向西,走进了广西的瑶山。

  他们在瑶山住了几天;由于不会瑶语,无法向瑶人说教。

  其后,他们到贵县。住在赐谷村秀全的外婆家。外婆已死,表兄弟王盛均、盛朝、盛乾、盛坤、盛爵等几人,与表侄王为正,对秀全、云山热烈招待。

  为正因事被捉,关在县里衙门,秀全写了禀帖,把为正保出。王家的人感激他,全体都接受他的洗礼,变成基督徒。同村的老百姓,受洗的也很多,将近一百人。

  不久,他仍回广东花县教书,教到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前去广州,拜访美国牧师罗孝全。罗孝全留他住在浸信会礼拜堂内有三个多月光景,把中文的《圣经》(新旧约全书)交给他看,有时候也清他帮忙料理一些杂务,甚至请他代理讲讲道。

  在罗孝全牧师的左右有一个姓黄的,是倚赖洋人为生(所谓“吃教”)的人。这姓黄的嫉妒洪秀全,劝洪秀全向罗孝全要求按月支取津贴。洪秀全不知是计,一开口便引起罗孝全的鄙视,被罗孝全赶出了礼拜堂。

  他有没有在广州加入天地会,颇难查考。倘若有,可能是在这个时候。

  冯云山不曾随他来广州,也不曾随他回花县。冯云山一直留在广西,活动于贵县、桂平县、武宣县一带,为三千多人洗礼,组织成一个“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的总部设在桂平县境的紫荆山。这山山后与瑶山相连,山前与金田村邻近。

  洪秀全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七月十五口,来到紫荆山:与冯云山相聚,被冯云山奉为拜上帝会的教主,尊称为“洪先生”。他单独住在一个地方,不轻易与众会友接近。

  洪秀全在紫荆山只做了一件露面的事:于道光二十七年九月间率领冯云山等几个人去象州甘王庙,把神像毁了,在墙壁上写了“甘妖”的十大罪状。

  如此作风,诚然侵犯了别人的信仰自由,却锻炼了一般会友的战斗性,加强了内部的团结。

  当地的地方官以为拜上帝会与洋人的天主教是一回事,对于拜上帝会的种种活动,便装聋作哑不加取缔。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