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公使的威妥玛的影响。英国人认为,中国不妨把南疆的八城放弃,交给伯克胡里,建立一个新的安集延王国,既可以作为印度的屏障,又可以阻碍俄罗斯的发展。

  清廷把郭嵩焘的奏折抄发给左宗棠,征求左宗棠的意见。左宗棠回奏说:“安集延非无立足处,何待别为立国?抑别为立国,则割英地与之,或即割印度与之,可也;何为索我腴地以市恩?……彼为印度增一屏障,公然商我于回疆撤一屏障,此何可许?"

  左宗棠不管英国人作何建议,仍旧准备他的次一战役。清廷中却又有人认为西征耗费过多。他们说:“乌城(乌鲁木齐)吐鲁番既得,(已经)有屯兵之处,(其余的地域)当众建(新国)以为藩篱,藉省兵力”。还有一些人,以为“海防”比“陆防”重要,不如省下一些钱,建立海军,修筑沿海炮台。

  左宗棠的回答是:倘若放弃南疆,仍要在北疆设防;放弃北疆,也要在甘肃设防。钱那里省得下来?他留下了几句不朽的名言:“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况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而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不可不预为绸缪者,此也......则设行省,改郡县,事不容已。”

  到了这一年(光绪三年)八月初一,左宗棠收复南疆八城的准备已经完成。刘锦棠军渡过开都河,长驱直入,于九月初一占领喀喇沙尔;初三,占领库尔勒;十一,占领库车。伯克胡里仅有一千多武装部队,于略事抵抗以后撤走。十几万被裹胁而去的维吾尔族难民,被刘锦棠救出。

  伯克胡里与白彦虎逃到拜城,拜城的老百姓闭了城门挡驾,他只得继续西奔。刘锦棠军于九月十五日到达拜城,拜城的老百姓开门投降;三天以后,阿克苏也入于刘锦棠军之手。

  再过两天,乌什又步了拜城与阿克苏的后尘。所谓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于是完全克复。

  十月间,张曜的一军由喀喇沙尔开抵库车,作为刘锦棠的后劲。

  和阗城的维吾尔族领袖呢牙斯宣布反正,进兵叶尔羌,围攻叶尔羌城内的安集延头目。伯克胡里从喀什噶尔赶来击败呢牙斯,解了叶尔羌之围,乘胜追到和阗,加以占领。呢牙斯率部向北,穿过塔克拉马康大戈壁,投奔张曜。

  喀什噶尔原有满、汉官兵若干人,于事变初起之时投降了阿古柏,这时候在守备何登云与章京英韶的率领之下宣布反正,占领了汉城(疏勒)。

  回城的守将阿里达什抵敌他们不过;伯克胡里从和田赶来,帮阿里达什死守。

  不久,刘锦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