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第 32 章_皇后娘娘的亲闺女回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做了皇帝的心灵导师这么久,尚同大师大概也明白了皇帝的郁结: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得不到她。

  是谁尚同大师不知道,他也不关心。

  反正二人说的还算和谐。

  皇帝说了一会,见皇后那边有了动静。皇后身边的女官,那个叫九枝的,将四个魁首引入音悦台。

  此时,四人对皇后见礼。

  尚同大师也望了两眼,忽的瞳孔一缩。然后心下一叹。

  皇帝之前见过这四人,然而尚同大师是第一次见,便问道:“陛下,他们是?”

  皇帝答道:“此四人,乃国子监的两位魁首与崇文书院的两位魁首。皆身负才华。”最后一句是皇帝为了自己女儿加上去的。

  尚同大师:“国子监与崇文书院同为我朝第一书院,人才众多也不奇怪。是陛下之福啊。”

  皇帝爱听这些话,见两个少年都长的出色,日后未必不能留给他心爱的太子用,于是手一指曹宣与裴熹:“大师素有谋断测算之能,可算得到他们?”

  尚同大师直言不讳:“此二子有子房之谋,孔明之能,日后必成一朝肱骨。”

  “一朝肱骨……”皇帝将这四个字在口中念了一遍,“委实是很高的评价,看来大师对他们很欣赏啊。不过大师所说也不错,左边那位是河东裴氏嫡长孙,右边那位则是一地解元,据说有望蟾宫折桂。”

  虽说皇帝出于某些不好说的原因,也不是很喜欢裴氏,但不得不承认,裴家就是出人才。

  在皇帝看来,裴熹这样的家世,就是天资再差的,也能有好前程。而大师说的“子房之谋”“孔明之能”,委实太过了些。

  他精心教养的太子,尚且没能从大师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呢。

  尚同大师忽然一笑:“陛下莫非以为尚同早知此二子家世?我并非虚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便他们生于村野之地,也有匡扶社稷之才。”

  陛下怎么不明白呢,英才是压不住的,无论如何,这就是宿命。

  皇帝听了,才有些动容。当然,尚同这和尚是绝对不可能被裴家收买的,尚同从来不稀罕什么功名利禄,因此皇帝才会那么信任他。

  不一会,皇帝起了另外的心思,又指着沈文汐和晏盈道:“崇文书院的两位魁首,大师如何看?”

  他的女儿,不知道能从这能谋善断的大师口中得到怎样的评价?

  尚同大师于是又深深望了晏盈和沈文汐一眼,才微微笑着与皇帝评道:“一者柳絮才高,一者拨云破月。”

  皇帝听了,心里也有些高兴,都是好词,“不知分别指的是谁呢?左边的是英国公的女儿,右边的是晏首辅的女儿。”

  尚同大师这次不说了:“实不可说。”

  皇帝也不计较。只是,柳絮才高还算正常,拨云破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区区女子,岂能有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