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1章 结阵,四面埋伏_莫若凌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免费小说阅读更新快无弹窗☆

  四面涌现的队伍中,有鼓手敲鼓,士兵们的步伐,就准确地踩在鼓点之上。

  军队作战,不是一声号令大家便一涌而上,各寻对手捉对儿厮杀。

  只有山贼土匪,才会如此没有章法。

  真正的精锐之师,就是要充分利用协同作战的能力,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而在冷兵器时代,平素经过充分训练而掌握的“阵”,就是他们发挥集体战斗力的最佳手段。

  队伍人数越多,越是依赖于“阵”。

  如果兵马上万,甚至数十万,那就更是需要事先拟定好几种战阵。

  进攻型、防守型、攻守兼备型、遇到伏击时该怎么办,被敌人突破侧翼时该怎么办……

  到时候中军旗号一打,各部分军队就按照事先的约定摆出相应的战阵。

  这不是拘泥不化,而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作战方式。

  不然,战时军中即时传达各种作战指令是一个大难题,简单的声光讯号、鼓乐讯号,无法传达更复杂、更细化的作战指令。

  若是十数万甚至数十万军队的大会战,就算是最简单的作战指令,要贯彻到一线再予以执行,只怕小半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哪个敌人会等着你按部就班地调兵遣将?

  所以,事先演练成熟的“阵”,就成了指挥大规模战役的最佳手段。

  这也是古时候大军出征时,常有天子授阵图的原因。

  那不是不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僵化指挥战斗,恰恰是最适应当时战争形势的指挥策略。

  这玩意儿,就和我们看见十八世纪西方的火枪手排着队对射玩枪毙,感觉不可思议一样。

  在那个时代,它就是这样,限于当时的各种客观条件,你跳跃不过去。

  此时,从四下里冒出来的这支伏兵,就以五十人为一队,个个平端“擘张弩”,齐头并进。

  如果是弓,只有接近了才能搭箭拉弦,没有哪个士兵会事先开弓如满月地等在那里,没两下力气就耗光了。

  但是弩则不然,他们可以把手指放在扳机上,随时待发。

  一支全都配备了弩的军队,这是精锐之师!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一瞧四处整齐杀来的军队,高典军的人便矍然变色。

  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军人出身,自然清楚这行伍军阵的意义。

  在这样空旷的地方,个人武技能得以发挥的空间太小了。在这样空旷的地方,个人武技能得以发挥的空间太小了。

  金庸的神雕,作为新派武侠小说,武技设定已经是神乎其神,远超现实了。

  即便如此,在写到五绝闯蒙古大营时,也没有太过夸张。

  在写到以黄药师、周伯通等七大当世绝顶高手迎战一个蒙古百夫队时,也说他们是舍命苦战,险些丧命当场。

  面对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个人武技再高明也没多少发挥余地,这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