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玄武门之变的前兆_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奇明白的很。

  只不过,他也不能点破。

  否则,一个小小商贩,对朝局却如此洞悉,谁能信?

  说不定程咬金当场就会逮了自己。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虽然没有搭上秦王的线,但是,搭上程咬金的线,也是不错的。

  李奇最终还是把琉璃观音送给了程咬金。

  并再三表示,纯粹只是欣赏他的勇猛。

  让他不要有心里负担。

  从长安城回来后,李奇便在想那件事。

  程咬金白天说过,

  若是之前,还能引见引见;但是现在却不行。

  这是否说明,东宫和秦王的争斗,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接连几天,李奇都没有再去长安城。

  “今天是第三十六天。”

  “外面下着微微细雨,我没有去私塾,借口还是身体抱恙。”

  “夫子似乎也习惯了我的病体,不曾派人再来查看。”

  “前几日和秦王府的程咬金打过照面。”

  “如果玄武门之变迟早会发生,我是不是该通过他来点拨一下秦王?”

  “否则,万一历史发生偏差了呢?”

  “可是,程大脑袋那样粗神经,这种话让他传递,真的合适吗?”

  “而且,他要怎么才会信我?”

  “再等等看吧。”

  “或许再过几日,事情会变得更加明朗一些。”

  李奇幽幽的叹了口气。

  望着门外淅淅沥沥的小雨,陷入沉思。

  长安城里的局势的确更加明朗了。

  为了阻止李世民前往洛阳,东宫一党全力出动,李建成明白,真正能阻止这件事情的,只有李渊一人而已!

  所以,千般手段、万般变化,都必须捅到李渊那,才算是见效。

  而这其中,最让李渊厌恶的,便是造反传言。

  前来举报李世民将要造反的不是太子。

  但是李渊心知肚明。

  那就是太子的授意。

  “你是说,杨文干谋反背后是世民在主导?”

  “可有证据?”

  堂下之人有些心虚道:

  “回陛下,暂时,暂时还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

  “不过,只要控制住秦王殿下,再和杨文干分开审理,必定能找到证据。”

  李渊阴沉着脸。

  他很生气。

  太子是东宫储君,当以天下为重,胸襟宽广才能兼济四方。

  如果连一个弟弟都无法容忍,还谈什么天下?

  “你是说,要朕以外面的一些风言风语,就拿下对大唐立下无数功劳的秦王殿下,天策上将?”

  “微臣……微臣该死!”

  堂下那人终于不敢再多做辩解。

  很明显,这种时候,闭嘴是最好的求生方式,每多说一句,都有可能挂掉。

  李渊叹了口气。

  他重重的道:

  “你下去吧,告诉太子,当有容人之心。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

  “微臣……遵命!”

  举报秦王谋反,这件事仿佛一颗巨大的石子,在平静的湖面荡开了一阵又一阵的涟漪。

  秦王府。

  李世民正反看着李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