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肮脏的交易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

  那么,如果一位鲁瓦市民手里面有三磅咖啡,他又想打打牙祭,想吃肉干,那么他要兑换多少肉干,才能不吃亏呢?

  这样的问题困扰着鲁瓦人。

  他们每天主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守卫城墙,防止唐人跑进来砍他们的脑袋;另外一件就是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了解货物之间的最新兑换率,再做决定是否出手自家的货物。

  教堂前面的小空地已经成为了市民们的兑换大厅,神父们心知肚明:他们在上面讲经,下面攒动的人头都在进行着密集的交易。

  城内出现了一批新贵。

  这些人的脑袋很好,能够记住数百条货物的兑换率,并且会告诉你应该去找谁去兑换,每次交易的时候,他们会得到双方的赠品。最厉害的一个家伙能记住接近一千四百多条货物兑换率,而且他能够每天更新自己的记忆,绝不会让任何人吃亏。这些新贵被称为“秤砣人”。秤砣是一种唐人交易时使用的筹码,鲁瓦人被唐人围死在城内,理所当然的把这种畸形的交易市场称为‘秤砣交易’,执掌交易的中间人就被称为‘秤砣人’了。

  秤砣人在鲁瓦人中间的地位很高,他们能够吃最好的食品,也能够睡性子最烈的女人,当然,睡性子烈的男人也不是不可以。

  秤砣人还养活了另一个小群体,那就是‘估价人’。

  估价人判断一件货物的价值时,依据不再是这件货物能否在城外兑换金币,而是这件货物能够让它的主人活多久。在过去,如果你说一桶小麦价值一顶镶嵌宝石的银冠,人们一定会说你疯了,但是在鲁瓦城内,这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估价人的身边,还寄生着人数更少的一个群体,那就是公证人。

  这种公证人的本钱就是他们的名声,这些人是城内的学者或者行会首领,当估价人做出估价的时候,如果市民们有疑惑,可以寻找公证人裁决。为了讨好公证人,估价人不得不从自己的收入里面抽出一部分给他们。

  围城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难以接受这种交易,许多人发誓宁愿饿死也不愿意交出金银,不久之后,饥荒降临,城内一股脑地涌出了大批的金银首饰,一下子首饰跌得一钱不值。不久之后,当一位珠宝商用三十二桶面粉收走了大量的首饰之后,城内的首饰又开始慢慢恢复了价值,现在一枚金戒指已经能兑换一袋小麦了。

  唐人掘断了水源之后,曾在城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一时之间,包括面粉和肉干在内的硬通货都变得无人过问了,人人都开始收集饮水,一罐水逐渐取代一捧小麦成为了最小货币。

  储水器皿也跟着价值上升,陶罐、铜壶、铁钵都成了抢手货。这种势头在连续十天的暴雨来临时才消退。许多把粮食换成了饮水的人瞬间‘破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