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禅定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释)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dhya^na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之四禅与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提婆达多品与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

  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解说的。

  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能摄受散乱心专注一境,即是所谓「定」;摄心系念一种法门,能出生种种,即是「思维修」;依于禅定能出生种种功德,即所谓「功德丛林」。总括起来说,禅定是修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由此看来,禅定是修菩萨行所必经过程的手段;禅味不可着,死水不藏龙,正是纠正认手段为目的的错误。

  因禅定未必就是,所以世界各,凡是有神秘效验的,无非是从禅定的工夫而来,不论他们是用持咒也好、祈祷也好、也好、诵经也好,所得的结果,多是禅定的作用。

  佛教禅定方法

  禅定的意思是心无二念,开始练习时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们的心念由散乱状态而至集中状态,再由集中状态而至统一状态。到了统一的状态,便称为定,但是统一状态也有不同的层次:由身心的统一,至内心与外境的统一,再进一步,便是前念与后念的统一。要想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必须经过前念与后念的连续如项链,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样的念头,然后才能把前后念的间隔消化,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时即是止于一念,名之为定。到了连此一念也不存之时,便是即定即慧。

  初修禅定之时,可有许多方法,举凡礼拜、诵经、持咒、梵呗、经行等,都为达到安心、静心和净心的目的,主要由于修行而使身心平衡,都是定的功效。如果没有高明专长的老师,以上所举各项,都是中处处可以见到的方法,安全可靠而不会产生副作用及后遗症。不过这些均属于散心修定。

  如果遇到对禅定已有经验,并对有正知的老师,就向他们学习专心修定的方法。那是指的禅观法,或被称为方法,禅宗则称为的方法。

  禅观的方法,一定不离三个原则,那就是:调身的姿势,调息的呼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