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再次南巡_清穿之福晋好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患了多动症的康熙老爷子,又张罗着南巡,这次只有太子和胤祥随驾,胤禔、胤祉、胤禛和胤禩留在京城一起监国。

  胤禔不喜欢弯弯绕绕的事情,所以说是让他监国,其实他什么事都不管,全扔给另外三人处理。

  胤祉呢,耳根子软,做事摇摆不定,做事没主见,前一刻这个说的是对的,后一刻那个说的也是对的。

  所以事情基本是胤禛和胤禩在处理,处理好后再让人送去给康熙过目,确定没问题再让下面的官员去办。

  胤禛自己做事认真,在政事上也较真,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任何人都别想糊弄过关。

  胤禩却是秉着万事不得罪人的原则,能轻轻揭过的就揭过,就算有错也是轻言细语的说几句,事情就翻篇了。

  所以胤禛和胤禩,经常会因某件事发生争执,争执不下就让胤禔和胤祉发表意见,胤禔经常找不到人,做夹心饼干的人就只有胤祉。

  两个都是弟弟,胤祉赞成这个也不对,同意那个也不对,只好弃权,保留自己的意见。

  最后胤祉实在是怕了,干脆跟胤禔一样,直接窝在家里,不去处理事务了。还被三福晋嘲笑,明明自己是哥哥,却害怕两个弟弟。

  其中的痛苦,只有切身体会过的胤祉才能了解。

  最后胤禛和胤禩干脆不一起处理事情了,把事情分好类,一人处理一类或几类,处理好就给康熙送去,也不问对方的意见了。

  至此,胤祉做夹心饼干的生活才暂时结束,不用窝在府里不出门。

  三月十八,康熙寿辰,因为康熙人在苏州织造府行宫,京城这边的筵席庆典什么的就取消了。京城这边取消了庆典,苏州那边却因为康熙的寿辰热闹起来。

  虽然康熙说了一切从简,但底下的人谁敢真的从简,皇帝该有的排场还是得有,皇子们的礼物也千里迢迢的送到了行宫。

  随行的大臣,当地的大小官员、乡绅,离苏州近的各省总督、巡抚等,都纷纷到行宫给康熙贺寿。进献礼物,古董字画、金银玉器,数不胜数,康熙没全收,只收下了其中一部分。

  比臣子贺寿更让康熙高兴的是,因为水泥的出现,河堤修建得更加牢固,江南水患得到了缓解,这算是解决了康熙的一大心病。灾患减少,经济自然发展得更好,这两年,江南的税收上涨不少。

  受当初胤禛赈灾时的举动启发,江南富庶地区的官员也发动富商们捐银子,这些银子就用来修水泥路。

  水泥可以由工部提供,可修路需要人工,还得给工人提供吃喝住,这些都要花银子,如果全都从府衙出,那府衙肯定是拿不出来的。

  官员们依葫芦画瓢,把捐赠人的姓名家世,捐赠银两数目,都刻碑立在路边,还在城中大肆宣扬这些人的慷慨之举。

  官方打广告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