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私心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田豫传檄幽并二州之北的胡虏部落,以魏国遣了三万洛阳中军来讨轲比能与步度根,来告诫他们莫要自误、不要给轲比能陪葬时,轲比能就不得不召集所有麾下部落了。

  因为他见识过洛阳中军的战力。

  早年曹彰北伐代郡乌桓时,他便假相助的名义引兵在侧观战,企图得渔翁之利。只是曹彰以摧枯拉朽之势击破代郡乌桓,将他的觊觎之念给彻底打消了。

  如今,魏国中军足足三万步骑复北来,他仅仅以本部嫡系与步度根的族众,是根本无法对抗的。所以,为了有一战之力、为了鼓舞麾下族众的士气与敢战之心,他必然会召集所有依附自己的部落。

  其二,则是为了此战胜算更大一些。

  久在边郡的田豫知道,游牧部落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完成集权。

  每一个部落首领犹如封君一样,对族众有着绝对的指使权,莫说还不是鲜卑单于的轲比能可干涉,就连昔日的檀石槐都不能越俎代庖。

  松散的联盟,也意味着人心不齐。

  各怀私心的他们,不管是在保存实力相互推诿职责这方面,还是在辎重粮秣分配多寡方面,都难免会引发争执。

  在短时间内,轲比能以个人威信是可以将所有声音压下去。

  但一旦时间久了就有心无力了。

  正好,依着胡虏部落的作风,不是要先避战、消磨魏军的锐气吗?

  决战拖的时间越久,他们的战心就愈发不堪。

  所以说,促成轲比能召众多部落聚兵,看似是实力增强了,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内部相互掣肘而消弱了。

  最后,便是田豫建议秦朗督兵往代郡而去的缘由了。

  轲比能最早的属地,就是在代郡与上谷郡之北,最忠诚的麾下也正是这两个地方的部落族众。

  而魏军若是引兵前去代郡驻扎,分出精锐骑卒将这两个地方的部落牧场以火与血彻底扫荡一遍,就容不得轲比能不主动来决战了。

  不管怎么说,轲比能冀望着成为鲜卑单于。

  而连自己的根基属地都无法守住的部落大人,怎么可能被推举为单于呢?

  况且,他将嫡系部落族众都聚拢来了平城,这些嫡系在听闻自己部落的妇孺与牧场被魏军兵锋所指后,哪能不要求他引兵前去救援——最好的救援,就是全军压上魏军的营寨决战,逼迫那些外出的魏国骑兵归来。

  或是说,魏军袭击代郡与上谷郡的部落时,轲比能可以让他们迁徙躲避战火啊

  何必被动的来寻求决战呢?

  但往实际里想一想,便知道这个做法行不通。

  因为早年田豫在幽州任护乌桓校尉之时,驻地就是在昌平,与上谷郡仅仅隔着一个居庸关!

  以他对塞外地形的熟悉以及备受东部鲜卑部落敬畏的威望,不管轲比能将这些没有自保能力的妇孺藏在哪里,都会被田豫找到——屈服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