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二章 为银行寻找盟友(日更一万二,求订阅!~)_重生香江之豪门盛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债券,外汇,黄金,保险代理等,注册接受存款公司也不受利率协议的限制。

  金融三级制实施以后,持牌银行的数目不断上升,而银号等接受存款公司总数逐渐下降。

  荣乐想要进入香江的银行业,自然是要做持牌银行了,虽然现在香江开放了持牌银行的牌照申请,但是一套手续下来依然是无比的麻烦,而且如果是从无到有的做,这其中将会牵扯到荣乐大量的心神,同时持牌银行的一些业务虽然被港府批准可以进行,但是依然需要申请,又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过程。

  所以在荣乐经过多方考虑后,认为要进入香江的银行业,最合适的还是收购一家私人银行,来的稳妥,所以荣乐现在就有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在私人银行的业主手中收购他们原有的银行股权,另外一个就是收购现在被港府接管的银行。

  荣乐最终的决定还是双管齐下,这样也能够将迅速的扩展自己在银行业的影响力。

  荣乐盯上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1983年被港府接管的恒隆银行!

  恒隆银行的前身是恒隆银号,1965年时注册为恒隆银行,后来被闽省籍庄荣鲲,庄青泉为首的菲律宾统一机构,以5000万港元的代价,收购了恒隆银行80%的股权,成为大股东。

  恒隆银行被收购后,发展迅猛到8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拥有28家分行,成为了一家中等规模的本地银行。

  而恒隆银行之所以被港府接管,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躲过香江在前两年地产业崩溃的时期,当时恒隆银行在八十年代初,地产业高潮期间,过度投入,结果香江地产业崩溃,恒隆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

  所有事情的起源要从1982年,在香江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谢利源金铺倒闭说起,当时市场盛传谢利源金铺与恒隆银行关系密切,谢利源金铺的倒闭触发了恒隆银行的挤提风潮,恒隆银行一日之间被提走了7000多万的港币,幸而恒隆银行反应敏捷,除了在总行急调数以万计的港元现金,发往各受挤提影响的分行,又在总行举行记者招待会,由其法律顾问证明恒隆银行与谢利源金铺并无财务关系,事态才算是暂时平息。

  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恒隆银行在同年11月份再次爆出新闻,香江一家较具规模的大来信贷财务公司被停牌,清盘。恒隆银行的两位董事,包括常务董事庄荣鲲同时也是大来信贷的董事,所以恒隆银行的清偿能力再次受到质疑。

  恒隆银行一直挺到了1983年的9月份,香江爆发空前的金融危机,恒隆银行为弥补尚未结算账户的净损额,向其票据结算银行渣打银行就一张亿港币的支票要求透支5000万港币,遭到了拒绝。

  鉴于恒隆银行的倒闭有可能触发新一轮的银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