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6章 失败的影响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肇的能力,本来就不足以跟庞德抗衡,他还在一时获胜后有些发飘,选择了跟庞德正面决战,而不是游斗.输了是一点都不奇怪。

  其实曹肇当时的心态和处境,跟诸葛瞻在绵竹之战时,是非常的相似的。

  都说邓艾偷渡阴平,是以少打多其实并不是如此的。

  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史书记载就是两万人左右,可不是《三国演义》里记载的只有两千人,而在偷渡阴平成功后,他不仅在江油获取了粮食补给,收编了周围各县的蜀汉守军,壮大了部队规模,甚至钟会也给邓艾派出了一支由田章率领的援军。

  而当时的成都呢,刘禅曾经几次从成都调兵,送往前线交给姜维指挥,当时给到诸葛瞻率领去绵竹对抗的邓艾的兵力,也不可能有《三国演义》里写的十万人那么多。

  至少在绵竹关一战的时候,双方的兵力差距其实并不大,甚至有可能是兵力相当的情况。

  就跟现在曹肇面对庞德的时候一样,大家都是两万骑兵。

  可曹肇在面对庞德的时候,犯了跟诸葛瞻一样的错误一次小胜后就得意忘形,放弃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打法。

  诸葛瞻是放弃了绵竹关的防御,放弃了拖延时间等待姜维回援的战术,他居然选择了出城去跟邓艾野战.然后败的一塌糊涂,父子皆战死于绵竹。

  而曹肇这边呢,放着曹魏骑兵更加熟悉兖州地利的优势不用,不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作战的战场,也不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打游斗,反而是一脸莽的直接撞了上去,跟庞德打正面野战决胜。

  曹肇大概是忘了,七年前的牛金,到底是怎么被凉州的重装骑兵给击败的。

  然后就被庞德率领的凉州骑兵,用七年前的老战术,轻骑兵加重骑兵的结合,直接一举击溃。

  不过曹肇的运气比诸葛瞻更好一些,他成功的逃了出来。

  一方面,是庞德对凉州骑兵做出了改革,降低了两万凉州骑兵中重骑兵的配比,军中只有五千重骑兵。

  因此,虽然依靠重骑兵的冲击力能轻松击溃魏军的骑兵阵型,但重骑兵却无法用于追击,只能是依靠轻骑兵去围剿魏军的骑兵,战果并不是很大,也让曹肇获得了逃生的机会。

  可这个事儿吧,虽然有一部分是庞德的责任,但其实也不能全怪庞德。

  毕竟庞德久居西凉,他的对手都是一群凉州的羌胡杂骑,这帮玩意儿一旦被人击溃,就彻底乱掉了,连逃跑的都不会太多,直接就投降了。

  毕竟大汉对异族的政策还是相对温和的,再加上徐邈也是力主安抚多过围剿的凉州刺史,因此对西凉周边的异族来说,其实投降反而比逃跑更容易活下去。

  因此,庞德才会增加轻骑兵的数量,减少重骑兵的配比再说了,重骑兵的养兵成本也高,减少了数量,也是减少了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