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4章 调整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定左冯翊战场成败的关键性作用。

  而如今,结合张溪的预判,如果魏军的真实目的是从右扶风取得突破,然后迂回攻击自己侧翼的话.赵云提前入关,对战局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赵云的凉州军团,是带着骑兵来的,速度一般不会太慢,而如果突击自己侧翼的魏军也是骑兵的话,那张溪在左冯翊,也不是没有跟魏军一战的资本。

  甚至于说,如果张溪和赵云能够在左冯翊拖住曹真的五万大军加上侧翼来袭的骑兵军团,那么右扶风地区的郭淮军团兵力必然不足,即使能占据右扶风的一部分土地,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对长安发起进攻。

  而相反,汉军北军三万余人一旦进入右扶风,双方的兵力对比就颠倒了过来,只要诸葛亮能抓住机会,在右扶风地区打一场歼灭战,然后顺势突入武关.那曹真在左冯翊地区的作战,就失去了意义。

  这是一个反败为胜的好机会,关键就在于两点,一个是张溪能不能挡住曹真的主力进逼,另一个是诸葛亮能不能抓住机会在右扶风击败郭淮。

  对于后者,张溪是真的不担心毕竟那是诸葛亮。

  而前者.张溪现在不能退了,再退,赵云来援的路程就太长了,甚至会有一部分的后勤补给线暴露在魏军的攻击范围内。

  因此,张溪必须选择在重泉县坚守,同时派人抓紧时间从高陵县运输粮草,做好被人切断后路后死守的准备。

  简而言之,张溪打算以自己为饵,吸引曹真军团在重泉县,打一场决战。

  这个决策,当张溪提出来的时候,遭到了魏延的强烈反对。

  魏延并不是反对张溪的这个决策,在魏延看来,如今的局势下,这样的应对,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魏延反对的,是由张溪来执行这个决策。

  张溪是雍州刺史,同时也是大汉的托孤大臣,这么冒险的作战行为,不应该由张溪这样的重臣来指挥。

  万一诸葛亮无法在短期内击破郭淮,突入武关道,又或者是赵云无法快速带领凉州兵团入萧关,而魏军已经从侧翼攻击重泉,甚至切断了重泉县的粮草补给线.那时候,重泉县可就是一座孤城了,能撑多久,谁都不知道。

  魏延认为,不能让张溪冒险坐镇重泉县,这个时候张溪应该带领近卫,趁着魏军还没有对重泉县造成合围的情况,快速撤退,撤到高陵去汇合胡遵组建第二战场,以应多万一重泉县守不住以后的局面。

  至于重泉县,应该让他来坚守,而且魏延认为,以他的能力,坚守重泉半个月到二十天,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魏延强烈建议,张溪先带五千兵马后撤高陵,守住高陵就等于是守住了全军的退路。

  魏延的建议,得到了张翼,郝昭等人的支持,但遭到了张溪的反对。

  高陵要守,但不是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