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六章 文聘之怒_三国之重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军上下,这个时候也不过觉得文聘所在樊城,成为了孤城孤军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威胁,要知道,樊城除了水门的其他三面也都是被曹军包围住了。

  在汉水两岸的渡口之上,曹军的辎重已经开始汇聚了起来,这个时候的曹军除了围困樊城的数万兵马,尽数都要推到襄阳城之下,其实樊城的之攻伐,一直以来都没有结束,只要文聘不倒,这颗钉子就会一直扎根在曹操的心头,按照道理来说,曹操有了蔡瑁的配合,就应该立刻花费大力气攻克樊城,虽说有损伤,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若是不将樊城攻取下来,那么文聘就会对曹操造成莫大的影响,不取下来,曹操恐怕要花费偌大的兵力来维护漫长的运输线,所以这一场战事本来是不可避免,在历来的战争里面,发起的军事战争中基本上不存在绕路而行的情况,除非轻骑偷袭,可是曹操如此大规模的用兵已经排除了这种情况。

  而且文聘城中两万多的讨虏军,还都是精锐,也不可小觑,本来不管敌方是强是弱,不可绕城池而行的原因有三,其一对于后勤运输的压力就更加巨大,守军可以随时随地出兵袭击粮道,文聘用兵如此,曹操这边本来就不该大意。

  是以,曹操已经留下了数万兵马在这里,曹仁和曹洪二将,依旧在围困着文聘,其二原因便是需要打开城池获得城中的钱粮物资,以备不时之需,汉家民族的战争运转本就比其他全世界其他民族先进,和游牧民族的来去如风不一样,经常会因为粮草问题导致一场战争的失利,尤其是在漫长的战线上面,夺城之后取得足够的物资积累,以战养战,无疑是很好的方略。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夺取了襄阳,曹操依旧会获得补给,是以更多的大军还是要带往前面去。

  要想曹操大军,尤其是步军通过,必须是要大道,通常来说城与城之间只有一条大道,这便是其三环境的限制,这个时代不可能给军队这么多的选择路线,和现代不一样,古时候的道路条件远远没有那么好,植被丰富,森林众多,若是要绕道无疑就是另外开辟一条道路,成本和时间都不允许,还不如多损失一些兵力将城池吃下来,曹操本来就有这个实力。

  不过此时此刻,本身曹军不去攻打樊城都已经是万幸,难道樊城还想打出来不成?更不用说,曹仁,曹洪,曹休,三路六万多兵马将樊城围困得严严实实的,自然就无虞了。

  对于曹操来说,这个时候最想做的,便是打过汉水去,夺取襄阳,若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捉住刘琮或者斩杀刘琮,那么荆州就归曹了,刘琮一旦逃了就是大麻烦。

  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曹操这才迫不及待的命令大军南渡,可是渡河的速度哪里有这么快,而且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