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逆天的基因功能(求支持!)_我的植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材供应商,有各种实验试剂、器材可以供应。

  所有业务都可以网上定制。

  还能专门添加客服专员,定制自己想要的实验仪器或者材料。

  当然这个价格就比较昂贵了。

  杨舟订购了500微克Cas9蛋白,价格13935元。

  加上运费,大概14000元,预计1周内可以拿到材料。

  有了Cas9蛋白,杨舟就可以通过实验仪器,制作胡萝卜需要敲除的基因部分,转录进蛋白中,再注射进胡萝卜细胞内,最后就可以敲除相应基因。

  这个项目属于杨舟的硕博连读论文课题,自然用的也是学校的科研经费。

  以后的成果,也属于共有,比如这项成果可以开公司赚钱,那就需要联合一起做生意,像是清北大学就诞生出了方正集团,科大也出过讯飞科技。

  杨舟不介意胡萝卜项目给学校运营,这只是单项研究成果。

  可以用在胡萝卜上的技术,没办法用在其他植物上,每一样植物都需要单独设计才行。

  胡萝卜项目,就是杨舟在科研上的敲门砖。

  实验经费杨舟申请了2万元,实验器材学校都有,就不需要单独购买了,而胡萝卜种子的钱,不提也罢。

  白书龙很给力,既然决定支持自己学生做实验,经费当天就批下来了。

  2万元,还是从他自己的经费里扣出来的。

  杨舟虽然也算是小有身家,在胡萝卜这个项目上,却是没想过自己出钱,他还是很希望和清北大学加深合作,有成果也愿意挂上清北大学的名字。

  挂上清北大学的名字后,发表也更加容易。

  等这篇论文发表后,杨舟应该可以毕业,到时候可以选择博士后,甚至能够挂职,这样就可以用绿洲生态生物科技公司的名义,和杨舟合作在学校建立实验室。

  做出的成果自然归绿洲生态生物公司,学校还会鼓励校外资金投资进学校,因为在学校实验室研究出的成果,虽然最终利益归提供经费的公司,但所有成果的通讯作者却是学校。

  发表的论文越多,越是顶级的论文,越代表学校的实力。

  学校的实力越强,对科研学者还有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国家批的科研资金也越多,这是各方都有利的事。

  这也差不多就是新闻媒体说的产学研一体了。

  杨舟开始做自己的博士毕业课题,唐悦也厚着脸皮说要加入,刘涛和许福都是本科毕业硕博连读的学生,自然知道杨舟这个课题的难度,压根不想掺和进来。

  在他们看来,杨舟估计坚持1个月,就要失败收场,虽然不至于看师兄的笑话,但也不会主动帮忙。

  跟在白教授身边学东西,可比跟着杨舟瞎鼓捣强得多。

  最后实验室就分成了2波人,白教授带着2个硕博生继续研究杂交的分子机理,杨舟带着小师妹做胡萝卜基因剪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