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空战_决战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其击毁。

  (注:BF109最高时速可达686千米,“飓风”战机最高时速505千米)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要命的是英军相对落后的编队战术……英军一直采用三机“V”字密集形编队,也就是长机在前,两架僚机分别在长机的两侧后方,僚机与长机相距约100米。

  英军认为这样的密集编队覆盖的观察角最大最适合空战……铁三角嘛,只要每个飞机员都注意并警惕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就可以完美的发现并解决从各方向靠近的敌人。

  但其实这只是英国人一拍脑袋的想法,就像他们想出“步兵坦克”一样。甚至因为英国人的传统与保守,即便在实战中证明这种队形并不适合空战,但英国空军却始终不愿纠正错误。

  实战的结果与想像的恰好相反:因为队形过于密集,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无暇注意后方。当作急转弯等机动动作时,英军长机得加倍小心,必须花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作准备。因为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

  而长机则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德军战斗机咬住开火,英军才发现后面有尾巴甚至僚机都已经被击落了,但发现时已经太迟了。

  德军原本也采用这种“V”形编队。

  但一方面因为BF109数量少,不得不分散配置,于是逐渐形成两机间间隔约二百米的双机一字横队编队方法。

  结果德国人发现这种一字横队远比“V”字三机编队更机动灵活,于是毫不犹豫的就使用了双机编队。

  这一来,BF109在空中就大展神威了,在一阵阵战机的呼啸和机枪声中,一架接着一架的“飓风”式战机冒着黑烟带着怪啸从天空直坠下来。

  这是秦川第一次以第三者的身份近距离的观看空战……实际上秦川不能算第三者,只是此时的他已经把生命完全托付给司机了,于是就差不多是个吃瓜看戏的群众。

  在他的眼里,空战就像是一堆在天空中乱飞的风筝,时不时的有几个因为损坏或是缠住了就掉下来。

  这并不让人感觉残酷……虽然秦川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可以想像,驾驶那些战机的飞行员们正紧张的追逐着目标同时又尽力避免成为敌人的目标。

  但至少看不到血腥,也没有令人恶心想吐的残肢断臂,有的只是一架战机冒烟坠毁,一架战机着火解体,或是一架战机因为失误一头栽倒在地……

  当然,被击落的大多都是英军的战机。

  这让受够了英军轰炸憋了一肚子气的德军士兵纷纷叫好:

  “干得漂亮!”

  “给这些家伙一点厉害瞧瞧!”

  “哇哦,看到了吗?他们又击毁一架!”

  ……

  这不禁让秦川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德军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

  这名飞行员确认的个人击毁纪录是158架,其中有151架是在北非的上空获得的,其中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曾创下十分钟内击落八架敌机的纪录。

  十分钟击落八架敌机,就算是排成队让它当靶子打也差不多需要这个时间吧!

  看着空中因为战机被击落而闪出一个个像白蘑菇似的降落伞,秦川就想……它们中会不会有一个就是马尔塞尤?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