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_大明雍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的样子。

  朱厚煌只是听了一耳朵而已,对于关于武川伯的事情,都是信一半而已。

  “武川伯认为菩提津离陈真余党的势力范围太近,将当今迎到了宝洲。武川伯又派遣使者说动阮弘裕前来助阵。阮弘裕领清化兵、武川伯领山南兵,攻打阮盎、阮敬于山西,阮弘裕惨败,自认为不能得胜,擅自先回到了清化,只留武川伯军与阮盎等人相持。幸武川伯天授英明这才,维持战线。去年,战局开始得到转机。武川伯先在菩提津大破郑绥的兵马,郑绥退往安朗;不久武川伯又在慈廉掘开堤坝大破郑绥军,擒获魏家杀之。以此功绩,莫登庸被封为明郡公。黄惟岳、阮盎、阮敬等尽降武川伯,武川伯名震天下,被誉为安南第一将。”

  说到这里,范嘉谟语气又是一变,说道:“功高震主,武川伯如此大功,却被小人中伤,只能在升龙避居,不得干预政事,而外戚郑氏依旧步步紧逼,简直不将武川伯逼死不罢休。”

  范嘉谟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王阳明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这是明晃晃的试探,试探王阳明对武川伯的观感如何。朱厚煌有脚趾头都能猜到他的用意,他用眼睛的余光看向王阳明。

  王阳明有一丝为难,他绝对不能说出半个字的赞成。虚与委蛇也不行。因为王阳明是立志做圣人的人,他绝对不会给自己留下污点,说赞成的话,也不符合王阳明的本心。

  王阳明喝了一口茶说道:“我为雍王使者,不是天子使者。”

  范嘉谟见到他这个态度,也微微放下心了,避而不谈,也算是一种态度。

  “贵国久经战乱,不知道需不需要兵器?”一个声音忽然说道。

  范嘉谟看向说话的人,说话的人就是朱厚煌,范嘉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王阳明说道:“这位是?”

  王阳明与范嘉谟说话的时候,朱厚煌在后面侍立,按理说什么没有说话的资格的。只是朱厚煌一来怕王阳明与武川伯一方闹得太僵,二来也想多赚些钱,他想起了他在北港的铁作。而且只要有需要,大不了他从大明弄出来一大批就行了。

  前提是只要能赚钱。

  现在的朱厚煌早已钻进了钱眼之中。

  “这位是我的弟子,只是被家中宠坏了,我也管不了。”王阳明淡淡的说道,露出一种无奈的眼神。

  范嘉谟缓缓的咀嚼王阳明这一句话,暗道:“莫非这位是大明的势家子弟?”

  很多人都用自己的经验来推断别人的情况,比如在安南国内,世家大族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不然你看,安南历史上,也就是几个大姓之间的争执而已。范嘉谟也觉得大明国内也是这个样子。而且朱厚煌一开口就是兵器生意,凡是涉及到兵器交易,背后的人都是一方大佬。更促使他向这边想了。

  想到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