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_大明雍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要完了。

  甚至他心中还有深深的自责,这些人如果没有他的鼓动,根本不会冒险来东雍,来台湾,也不会遇见这样的事情了。

  朱厚煌跪之雨地之中,忽然觉得头上空,再次仰起头来,看到一直绵延不绝的雨丝,居然断了。

  雨停了。

  不知道谁开始的,一声欢呼之声,雍王千岁。雍王千岁。

  这声音压过了天地之间的冷意在空中传荡。

  朱厚煌一时间也愣住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他从来是无神论者,当然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见庙烧香的习惯也有所保留,但是他真得不相信天地之间有什么神灵存在。即便是他穿越之事,他也归咎于什么未知的物理现象,只是今天的事情,让他震动非常。

  他心中暗道:“应该是连续三天的暴雨,已经下够了,该停了。”但是他即便这样解释给自己听,在他内心深处,依旧有一丝纠结“莫非冥冥之中,真有什么鬼神,让他回到这个时代,要做些什么吗?”

  不过,雨停了,但是乌云并没有散去,甚至时不时的下一些小雨,不过这些小雨,与之前的大雨不可同日而语。

  唐寅给朱厚煌报告的第一件事情,就让朱厚煌的好心情一下子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了。“殿下,有伤寒症状的人,此刻已经有十几个人发病了,怎么办?”

  朱厚煌只觉得头嗡的一下,一下子晕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了。伤寒,清末时译为肠热症,又称为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等等,不过从中国古代对伤寒就有研究,最有名的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朱厚煌还记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里面写的“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选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只说张仲景家中,死在伤寒之中的人,就三分有二了,可见伤寒大爆发的厉害之处。而他倒是知道一些防疫的措施,但是怎么做啊,现在整个大员都是泡在里面,柴火更是奇缺无比,平常的热水,在此刻也是极致的享受了。还能想什么吧。

  唐寅也有一点荒了神了,朱厚煌看着唐寅忍不住有一丝失望。唐寅果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王佐之才。

  不过也不能说唐寅不行,做为前半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政务的人,唐寅所做的已经够好,只是面对伤寒的鼎鼎大名,一时间有点手足无措而已。

  朱厚煌咬着牙绕了两圈,说道:“凡是生病的人,与郎中一起,都去台湾城中。”

  台湾城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