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为什么读书_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系统满仓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堂,祠堂门口的青石板上,摆着几十张高矮不一的桌子,以及形态各异凳子椅子。

  坐在学堂里的人年龄也不一样,最大的跟赵大山差不多,最小的四五岁的样子,还在流鼻涕。

  “昨天我们学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程昭负手而立,淡声开口,“昨天我没有告诉你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回去一天一夜,有人能读懂吗?”

  课堂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默默低着头,生怕被点起来回答。

  赵二狗和赵四蛋每天比其他人多上一节课,《三字经》他们已经快学完了,自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他们不会蠢到这时候开口彰显自己有多聪明。

  “不是吧,不是吧,竟然有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都不懂?”沈正实在是没忍住,“我当初四岁的时候,就读完了三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赵四蛋站起身,抢话道,“其次是要开始学习认字读书,并且要学会算术。”

  沈正哼了哼:“你既然知道,为何不说?”

  “这是我交代过的,让四蛋和二狗多给其他人思考的机会。”程昭转头看向沈正,“沈兄要是没什么事,回去洗漱休息吧。”

  赵大山站起身道:“沈少爷,如果你也想听课,我把位置让出来给你。”

  沈正撇撇嘴:“谁要听三四岁小孩学的启蒙课。”

  他一甩袖子走了。

  程昭继续上课:“所有人跟我一起读,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沈正停下步子,站在祠堂门口,看着那乌泱泱四五十号人,这些人白天累了一天,回去吃了个饭就过来上课,脸上还有疲态,但都睁着大眼睛看着程昭,黑色疲累的眸子里有光华闪现。

  他又一个没忍住,转身回到了祠堂。

  饶是程昭一个好脾气的人,都有些挂脸了:“沈兄,有什么事我们晚上再说,请不要在这里影响孩子们读书。”

  “我有个问题问你们。”沈正将程昭挤开,“你们白天收稻子打稻子,有多累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为什么宁愿在这里学习,都不回去休息,难不成还想参加科考?”

  他看着课堂上的每一张脸。

  程昭也放下书本,看着每一个孩子。

  赵大山站起来,摸了摸脑袋道:“我就想多学多认识几个字,以后走出去别人不会笑话我。”

  赵二狗接着道:“我学算术,以后想做大生意。”

  赵三牛跟着起身:“我脑子笨,读书能让人变聪明,我一定要努力读书。”

  “大表哥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算术能让人严谨。”赵四蛋摇头晃脑,“我娘也说了,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所以我要读书,不是为了科举,而是充实自己……”

  程昭愣住。

  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

  这句话,他第一次听人说,竟然是二姑说的。

  以前只觉得二姑偏疼他,现在和二姑住在一起,他才发现,二姑比他想象中的更有智慧,是人生阅历和经验赋予的智慧,是他无法企及的高度。

  教室里其他人陆陆续续站起来。

  “我喜欢认字,我觉得读书认字很有趣。”

  “我娘说认字多就会变成家里最聪明的人,我要当最聪明的孩子。”

  “我爹说四蛋表哥马上就要当官去了,要我赶紧多学一点……”

  孩子们一个一个起身,每个人都说了自己坐在这里读书认字的原因,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科考。

  沈正默默地闭嘴了,站到了一边。

  程昭教完了读书认字,接下来就是教算术课,底下四五十个人,竟然有二三十个人都有算盘。

  这算盘都是一些村里人央求赵老头子做的,那些人自己砍树锯木头,赵老头子只需要利用卯榫工艺将木头做成算盘框架,然后将算珠磨出来就可以了,做一个算盘要价是一斤大白米。

  这不正好秋收,一些看重读书的人,马不停蹄就拿粮食来找赵老头子帮忙。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