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七章 再次传旨_明末江山如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许多被救治的三大营士兵。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受伤的三大营士兵只有两人重伤不治,剩余的人已经基本痊愈。

  这些人仍然不肯离开,他们喜欢上了李家军中氛围,喜欢上了这里的肉香,还有香甜的玉米饼子。

  但这一切都要结束了,朝廷传旨官员一到他们就要返回三大营。再去过从前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许多人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沉默的站在李家军的右侧,一千多人竟然没有发出半点声音。没人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也没有人能替他们做出决定。

  咣!咣!

  铜锣声音远远传来,远处的官道上扬起滚滚的烟尘。一支队伍速度不快,却在逐渐的靠近。

  李达仁终于将目光从京师的方向收了回来,眼神聚焦在传旨钦差的队伍之上。

  传旨队伍中有三顶轿子格外显眼,最前方的轿子小的可怜,仅容一人坐在其中而已。

  后面的轿子十分的宽大,八个轿夫卖力的抬着,显示出轿中人身份的高贵。

  最后一顶轿子看起来十分的普通,但却是明亮的黄色。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明朝,只有皇家才能使用这样的颜色。

  虽然轿子很小,却走在了最后面。因为轿中之人代表了皇家,代表了崇祯皇帝。

  在仪仗队伍中最前方的小轿旁,跟着一位身材佝偻的老者。这人有些驼背,时不时的还会咳嗽两声。

  周围的人不自觉的就会躲开这人,看过去的眼神中也是充满了鄙夷。

  据说这老者是张大人的管家,若非如此绝不可能让他混进队伍。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李家军面前队伍停下,轿中之人陆续走了下来。

  最前方的轿帘一掀,一脸严肃的张逸轩走了出来。身边的老者弯腰跟在他的身后,让其他人忽略的是,老人的咳嗽不知何时停止了。

  八抬大轿上下来的是周延儒和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中年人的身体还有些虚弱,被周延儒拉了一把才站稳了身形。

  最后明黄色轿子中下来的是一位宦官,这人三四十岁的样子,手中却捧着圣旨,低头走了上来。

  当他们看到了李家军整齐的人马,几人脸上的表情各异。张逸轩的眉头紧皱,一张脸阴沉的要滴出水来。

  周延儒则是面露思索之色,他不明白李达仁为何要收拾行囊,这是要立刻离去吗?

  难道李家军劳师动众前往京师威逼,就只是为了身边的孙元化而来吗?

  站在他侧后方的孙元化则是老泪纵横,他想起了当初李达仁对他的劝告,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妻儿,想起了

  诏狱中的日子让他看清楚了现实,党争不断的大明已经腐朽透顶,根本就是无药可救。

  而一些有志之士也会成为党争的牺牲品,再这样下去大明帝国很可能会轰然倒塌。

  他明白大明的现状,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楚呢?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