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9章 一个头两个大_末世老祖宗重生后飒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南下肆虐,那么徐州和扬州都将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秋后有可能又是一波难民潮,远水救不了近火,本王只能竭尽所能的多做些准备,准备迎接初冬的难民潮。”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基本都听出了谦王的意思,集结兵马远赴建康勤王是不可能,但他愿意多做准备迎接难民,安置难民。

  其实说起来,秋后的难民潮,等他们走到岭南差不多已经是冬天。

  但唯一的好处,在岭南冬天不冷,若官府出点力,便能让难民安全渡过这一冬。

  待来年,这些逃难过来的流民就是充实岭南的最好人口。

  在场几人听了他的话,心里松了口气,他们就怕谦王意气用事,拉着岭南仅有的兵马去勤王,到时,远行的疲兵对上北狄或叛军胜负难料啊。

  同时,他们心里也暗叹,王爷别看纨绔不理世事,其实也挺狡诈的。

  但一遇上王妃,就似乎是饿狼遇上刺猬,让他无处下口,对她更是束手无策。

  对岭南的内务曾严最了解,他说道:“这点王爷放心,自从我们来了岭南就禁止了粮草外运,夏收后收的赋税有不少,再加今年秋收收的粮食,足够我们应付到明年夏收了。”

  谦点听了心里有了底,幸好岭南是一年种两季,要是和北方一样一年一季,他真怕到时面对难民抓瞎。

  张先生对曾严的话不敢苟同,作为谋士他的眼光显然看得更长远。

  只听他说道:“严管家所说只是建立在正常情况下,岭南的粮草才能坚持到明年夏收。但是大家别忘了,如今征南大军才刚出发,若安南稍难对付一点,两军对峙钱粮消耗就是个无底洞,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中原再发生点意外,导致难民数量增加,都涌往岭南,那么我们的压力将倍增,到时粮草过冬物资都会紧缺。

  对于上面两点,我们必须提前有所准备,未雨绸缪,免得到时抓瞎,陷入两难境地。”

  谦王听了他的话,很是为难,“先生说的有理,北狄和叛军若要发难,那么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只是岭南已经是边境,再往南就是大海了,我们即使想从其他地方购置粮草也没有门路。”

  张先生叹了口气,“朝廷可用之兵太少,除非下诏勤王,可天下之乱牵连甚广,地方又有何地之兵愿意出兵相助?”

  远的不说,就说谦王,他还是新皇的祖辈,这位直系皇族都不愿意出兵勤王,更谈其他地方掌兵的封疆大吏了。

  谦王听得一个头两个大,朝廷的事不能想不能议,只要一涉及朝廷这些烂事,他就头疼。

  他摆了摆手,“曾严先下去按原计划先准备着,以后的事看一步走一步,暂时不急。”

  严先生听了他的话,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再开口。

  曾严领命退出书房,又去了仓库领了一些药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