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紧急求援_重生之AI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对公司的股权做了重新的调整,出让了百分之40的比重。

  对比11年的十万,12年的一百万,每年的进项以十倍的速度持续增长,总得来说还是乐观的。

  孟繁岐心满意足地收起了合同,比起明年从谷歌分得的收益,这一千来万已经不算多,自己后面的计划不差这一点钱。

  若是直接用于投资,得反反复复交易多少次,才能让它变成几年后的接近一千亿呢?

  其实此时还有一些其他公司在起步阶段,比如孟繁岐重生前曾经任职的比特跳动,又或者是喜马拉雅,小红书等等。

  不过比特跳动和喜马拉雅此时都已经融过一两轮,想要入局少说得大几千万,孟繁岐手头暂时没有那么多钱。

  而小红书虽然和米忽悠一样处于初始阶段,可它后续融资轮数多且复杂,远不如米忽悠的情况纯粹好掌握。

  避开那些资本和基金,能省去不少烦心事。

  重生回到十几年前,拿着几十万一百万就买断某个后来的科技巨头大笔的股份,然后变成百亿富翁,这个想法其实稍微有一些天真了。

  这些科技公司融资的过程步步惊心,十分繁复,其中可以操作的地方还有手段实在太多。

  米忽悠的唯一投资人宋涛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的sk网络成立于05年,是华国第一家在美上市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旗下的平台冒泡累积用户十数亿。

  米忽悠初期的几款游戏,都得到了这个平台的支持。

  如果只能单纯提供一丁点资金,却没有其他的人脉和影响力的话,在公司日益起飞的同时,是很难真的拿得住那些股份的。

  其中门道可以说非常繁复,公司章程里之所以需要规定详细的分红方式和分红时间,大股东的工资奖金占比还有借款流程,就是为了限制占据50+股份的大股东借故排挤小股东。

  逼迫小股东出手股份,又或者干脆通过种种方式转移公司的核心资产,进而将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化为废纸。

  像小红书这种多轮融资的复杂情况,早期还好,过几年势头起来之后,如果股东除了当年的一千万之外没什么其他能力和资源的话,股权基本是很难拿稳到2023年那么后面的。

  不过这就不是孟繁岐需要担心的事情了,虽然基本不准备自己创业,但单凭技术入股和收购米忽悠这样类型的投资操作,孟繁岐的资产和身价在一年之内就将迎来百亿元级别的飞跃。

  就在签署合同之后,几人还在就公司的未来和路线进行交流讨论的时候,孟繁岐的电话突然响起,刘玮和蔡浩雨瞄了一眼,上面李彦弘三个大字顿时让他们心神大定。

  就冲这电话直联的情况来看,他在白度的地位肯定不一般啊。

  这通电话实际上并不是巧合,又或者是刻意的安排。

  李彦弘在7号孟繁岐的会议展示之后,这几天的时间已经连续给孟繁岐打了十几个电话了。

  李彦弘以为孟繁岐会很快回国,却没想到几人又滞留澳洲游玩了几天,因此电话始终打不通。

  今天孟繁岐刚刚落地没几个小时,李彦弘便又有电话进来。

  “好家伙,你小子可算是回来了。”有了上次拍摄和预支分成的事情,李彦弘与孟繁岐的关系更显得亲近了一些,“最近有没有空?跟政府的项目就指望你救火呢!”

  孟繁岐稍有些故意地把声音开大了一些,没有外放,但有心人还是能够大概听得分明。

  蔡浩雨三人面面相觑,发觉自己似乎还是远远低估了孟繁岐对于白度的重要性。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