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章 TVB?!_时代巨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耗”与“内容粗劣+薪酬锐减+人才离巢”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崛起,香港和大6对比优势转化所造成的必然趋势。

  香港本地市场衰退,艺人纷纷“北望神州”,北上内地掘金。

  现在收购TVB,如果从资本角度,并不是一个好生意……

  但是!

  这是一家电视台啊!!

  还不是星空卫视那种没什么影响力的卫星电视,而是覆盖过三千万人口,在全球范围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老牌电视台!

  能够得到它的机会非常少,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而且,这其中还蕴藏着巨大的“政治收益”,TVB在全球华人心目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如果林风能够收购,无论是在华人圈的观众,还是在京城高层那里,他的隐形声望和影响力都会大增。

  同时,从版权资源角度,TVB过去5o年积累下的庞大片库,如今同样仍然具有很高的Ip价值!

  如果能够依托TVB丰富的版权库,加上优质的制作团队和有效的宣渠道,将其Ip充分开,再充分利用风行集团的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再加上TVB此前积累的庞大内地忠实受众基础……

  让TVB在高展的内地市场焕新生,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念至此,林风就下定决心,竞投TVB!

  ………………

  要想拿下TVB,最关键的是要摸清楚“六叔”的心思,他想卖给谁?

  实际上,从两年前的2oo6年7月,98岁高龄的邵逸夫因肺炎入院治疗,便传出TVB将随时易主的消息;而今年邵逸夫再次入院,TVB卖盘消息再次传出。

  这么多年来,TVB也曾多次传出“买家”的消息:

  传媒大亨默多克,在1987年已想出手收购TVB,但未获六叔肯;2oo6年,在减持凤凰卫视两成股份后,他再次出手收购TVB,但被1oo亿港元的叫价吓跑。

  “小小”李泽楷早在1988年想买,六叔对他说:“世侄,你太年轻,过几年再说”。

  到2oo6年,李泽楷让其他财团开始与TVB接触,而他自己就作为藏镜人在背后操控。但此举惹怒六叔,港媒形容他惨变“陪跑”。

  其士集团主席,身家16亿港元的周亦卿和邵逸夫私交甚笃,因此在2oo6年他被内地资金看中,游说他收购,但他查证该笔资金来历不明,因此作罢。

  持有南华早报scmp集团的郭鹤年,也曾是TVB争夺战中的人选之一。不过依香港现行法例,若拥有平面报纸过一定比例股权,是不能跨媒体持股的,所以他的收购一事不了了之。

  今年5月,传的最确切的买家消息,就是碧桂园主席杨国强,还有梁锦松主导的黑石基金、世茂集团主席许荣茂。

  不过由于黑石基金是外资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