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回家_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箱放到卧室,明媚来不及收拾就对俞冬青说道:“老公,我要去我妈那里看乐乐。”

  “急啥?乐乐不是在你妈那里挺好的嘛,等晚上再过去。”俞冬青劝道。”

  “不嘛,我一刻也等不及了。”明媚换了一件呢子大衣,围上围巾:“我晚上接小孩回来,你晚饭自己解决啊。”

  说完就匆匆出了客厅,不一会儿就听到院子外面汽车发动的声音。

  俞冬青也懒得收拾行李。屋里暖气很足,俞冬青先烧水,然后给自己泡了一壶龙井茶,坐在茶室里舒舒服服喝起来。

  还是燕京的冬天好啊。

  虽然冷,但是干冷,房间里温暖如春,不像上海的冷,湿冷,风一吹更是寒彻骨。

  正慢慢悠悠喝着,手机铃声响了,一看是张扬打来的,就接听过来。

  “你回燕京了?”

  “是啊.总算杀青,怎么,你没回老家?”

  “我现在就在哈尔滨呢,闲的无聊,”

  “阿姨身体还好吧?”俞冬青关心问道。

  “还不错,反正我回来她特高兴,天天给我张罗好吃的,这肥白减了。”张扬笑道。

  张扬这几年每年过春节都要回老家哈尔滨,看望母亲。

  媳妇和儿子嫌太远,东北又太冷不愿意跟着回,张扬就一个人回去。

  用他的话说,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打拼,等年龄大了才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

  回去陪陪,尽尽孝心。

  两人闲聊了一会才挂了电话。

  哥们四个,除了刘益民是燕京土著,其余三老家都不在燕京,杜辉夫妇每年过年都离开燕京,不是回他家湖南就是去媳妇家浙省。

  自己原来每年过年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大年三十,自从和明媚结婚后,只好隔一年回去,毕竟还有岳父岳母,他们年龄也大了,尤其在过年阖家团圆的时候,更希望子女陪着一起过年。

  今年就要留在燕京只好等初七以后再回去看看,正月十五还要赶到上海。

  下午媳妇不回家,自己一个人也懒得做饭,俞冬青就出门到胡同口一家面馆去吃面。

  面馆虽小,卖点面条、馄饨,面片之类,味道还不错,尤其是燕京杂酱面,非常正宗。

  俞冬青原来喜欢吃秦省的油泼扯面、biangbiang面等,现在在燕京呆久了,也喜欢吃炸酱面。

  今天外面刮着寒风,面馆里人不多,俞冬青一进门,胖老板就笑着招呼:“俞师傅,好久不见嘞,拍戏去了?”

  胖老板姓马,五十多岁,整天乐呵呵,在这里面吃面的好多都是胡同附近的人,好多都是熟客。

  马老板也不管你是干啥的,是退休大爷还是某某局长、公司老板,和许多老燕京人一样,一律称师傅。

  譬如,他也知道俞冬青是搞艺术的,名家导演,但依旧很亲切称为“师傅。”

  俞冬青听着就笑了回了句:“对,刚回来,这不想你的杂酱面了吗?”

  马老板脸上顿时乐得像一朵花。

  “您说的理儿,别看这杂酱面不起眼,可咱们老燕京的,一天不吃都想得慌.还是老三篇?”

  “对,老三篇。”

  “好嘞,你稍等。”

  所谓老三篇,就是一碗杂酱面、一小碟酱菜还有几瓣蒜,吃起来特香。

  很快,老板就亲自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俞冬青就着小菜和蒜,大口大口吃起来。

  马老板看来有些无聊,就坐在边上和俞冬青聊天。

  “俞师傅,你是拍电影的,给我说道说道,我就想不通,为啥这外国电影就这么吸引人?”

  “咋了?马老板?”俞冬青抬起头看着他。

  感谢广砚、池鱼肥、书友100623221833830、捡乐投的月票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