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零章 聚士(一)_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

  台积电与联电的风格差异非常的明显,大部分的核心人物都有在灯塔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甚至很多都是入疗塔籍,纯粹在对岸成长起来的人才比例很低。

  英豪现在走的同样是国际化道路,而且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后,在灯塔有七家工厂,有研发中心,要招揽灯塔的华人,比历史上设在对岸的台积电更加的方便。

  在台积电提升技术研发水平的过程中,有六个贡献卓越的人物,被合称台积电的研发六骑士,是奠定台积电技术根基的核心人物。

  这六个人中,有四个都在这份名单之上,而且在名单上也都排的比较靠前,分别是林本坚、蒋尚义、梁孟松、孙元成。

  这张名单上的人,都是超过了30岁,都是有足够行业经验和知名度的半导体人,另外两个人名单上没有,应该是还年纪太轻,尚未展露头角。

  陈兵笑的嘴都合不上了,“先生,这张名单,我就拿走了,接下来,我就去一一拜访他们。”

  “擦擦你的口水,你也是英豪这艘巨舰的掌舵人了,不要把贪婪摆在脸上。”潘文渊受到陈兵情绪的感染,也开起了玩笑。

  陈兵最先拜访的是胡正明教授。

  胡正明最着名的成就,就是发明了FinFEt,(全称FinField-Effecttransistor,中文名叫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关于FinFEt就不多做科普了,百度上相关的文章多的是。

  普通的读者只要简单粗暴的知道,FinFEt将原本晶体管二维结构,引向了立体的三维结构。

  半导体制程进入到22nm之后的,FinFEt成为了被业界公认,继续推进制程进步的关键技术。

  但其实胡正明的成就远不止这一个,他开发出FinFEt已经是1999年的事情了,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入选疗塔工程院院士。

  胡正明是1947年在内地出生,在对岸大学毕业后,到灯塔继续深造,1976年开始,就在伯克利大学开始执教。

  陈兵第一个拜访胡正明,到不是挖角来的,陈兵这次过来,是想要邀请胡正明做英豪的顾问,不需要他到英豪工作,只需要不定期的来交流一下,给英豪一些技术指导即可。

  此时还是1984年,胡正明刚刚37岁,正是进行学术研究最巅峰的年纪,胡正明在学界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过早把他挖到业界,其实反而会耽误他的学术生涯。

  历史上,胡正明在业界长期工作的时间也不算长,只是在世纪初,担任了台积电三年的技术长,在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关键技术突破之后,就功成身退,继续回到学校做研究。

  陈兵与胡正明彼此早就有所闻名,但之前没有直接见过面,为了拉近与胡正明的关系,陈兵还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