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八章 相亲_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如此,让秦淮如买个收音机,那也跟要她命一样。

  这年头国家物资也是极为贫乏,大都处于凭票供应。

  用电也比较紧张的,因限电而停电的现象以习以为常,节约用电早就是这辈子人深入骨髓的习惯。

  由于没有每户的电表,每家每户收的电费是按灯头数量和瓦数计量,再与每栋楼的总电表数去平衡,分摊成每户该交多少电费。

  那时家家用的都是黄色的白炽灯,没有后来的日光灯,更别提节能灯了。

  一家一个灯泡一般不超过40瓦,否则被认为是浪费,会挨批的,因此家家大都是15瓦,也有25瓦的。

  偶尔能看见有100瓦大灯泡,基本都是偶尔在院子里办红白喜事才能看见。

  点个灯都费劲,更别提更耗电的家用电器了,电视机在家庭里基本没有,电子管收音机也是少数人家才有的。

  国产电子管收音机是1953年开始研发上市。

  谁家要是有一个发绿头的米黄色木壳箱体匣子,体积大约是30*20左右,有两排小脚拖,放在家里的柜子上。

  那绝对会在收音机上长期放置一个毛主席石膏像,视为宝物,不敢掉落。

  收音机面板上是纺织麻布料包裹木板,一个开关旋转钮,一个调台透明有机玻璃转盘,能看见后面一发光管的灯光,显示启动状态,喇叭应该在面板的中左边位置。

  虽然有了收音机,但最多只能收听五六个节目。

  电子管收音机开机后不能马上出声,必须预热几分钟,预热时收音机发出嗡嗡的交流声,调台时,收音机还会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

  这时极少数家有带许多按键收音机,能听许多个波段台,包括能听见直报数字代码的“敌台广播”。

  62年起,国产化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崭露头角,普及率还不高,只有区区几个品牌,春雷,熊猫,牡丹,红旗,红灯,每台约160元左右,相当于学徒工一年的工资。

  还要需要经常更换一号电池,大都是四个一组,也是一种挑费。

  用后来时髦的话说,这玩意就算你买得起也用不起,大多时候就是摆着装b用,谁来家里做客,看到柜子上有收音机,就会对你家另眼相看。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道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适用。

  就像他现在拎着各种肉回去,冉秋叶必定对他另眼相看。

  只是他回去的时候,冉秋叶正好去了棒梗家,也就没打上招呼,没关系,先做菜,家访很快就结束了。

  至于三大爷,高斌隔着他家窗户都能听到他显摆自己‘劳动’成果,正跟家人说要吃大餐呢。

  高斌笑着摇摇头,三大爷要是知道自己今天买这些好东西,还有他的贡献,不知道会不会气死。

  不管那么多,高斌进了屋就开始忙活了,没一会儿,土豆炖鸡的味道便飘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