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6章 理论结合实际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少在这个年代还是如此,因为它作为一个单目标优化函数,含有若干个本地最小值和平面区域,其中所有的z值几乎相等,对于绝大多数算法而言都并不友好。

  结果确实非常好。

  “我们试了好几种办法,都跑不出他们这么高的效率,您可以再跑一下第五个测试函数,结果更夸张,所以过去一年来始终有人怀疑是这两个组在测试中做了弊,大概上个星期,主办方迫于压力,才公开了全部的相关文件。”

  刚刚一直没说过话的宋庭遇用有些嘶哑的嗓音说道。

  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何在知道有效率更高算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选择DE。

  并不是因为他们是DE算法的崇拜者,而是之前一直以为别人开了挂。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常浩南已经看懂了对方玩的小花招。

  疑似开挂和真开挂相比,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

  “不用了,我大概明白他们是怎么搞的了。”

  他说着打开了排名第二的那个文件,用比刚才更快的速度浏览了一下。

  “啊?”

  林芝惊讶的声音刚刚发出一半,就赶紧捂住了嘴巴。

  他们本来是打算今天过来把东西交给常浩南,然后回去等几天消息的。

  刚刚都已经准备把带的礼物拿出来然后走人了。

  结果竟然当场就出了结果?

  “只要我们换个测试方式,这两个算法就原形毕露了。”

  常浩南活动了一下身体,开始着手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

  Minf(r,n)=-∏(i=1,

  g1(r,n),g2(r,n),g3(r,

  0≤ri≤1,ni∈Z+,1≤i≤m……

  尽管没有任何背景,只有几个宽泛的数学公式,但三人不愧是燕大选出来参加国际比赛的人,其中的菅飞昂还是很快看出了这个模型所对应的实际问题:

  “这应该是一个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冗余计算?”

  常浩南甚至连各个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注释都还没写,这样还能被看出来,一方面说明他脑子确实转得快,另一方面也说明过去应该没少刷题。

  物理不是纯数学,再聪明的人,遇到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物理问题,也不可能一眼看穿的。

  “没错,不过不要小看这种简单的串联系统。”

  既然他们已经看懂,常浩南也乐得省去解释的麻烦,在运行第一个算法开始优化之后,点了点头回答道:

  “有很多复杂设备,比如燃气轮机或者内燃机的过保护系统,就对应这个模型,如何在不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榨取设备潜力,压缩冗余度,就成了工程师们的优化目标。”

  “在过去,这件事情一般只能靠经验来完成,所以像是西门子、三菱重工、通用电气、安萨尔多这些巨头,入行时间早,积累的数据和经验更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