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3章 三把火!_人生19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非赵敬文能带着他一起离开。

  但这样的奢望几乎不可能实现。

  赵敬文进京,只不过是平级调动,此去新单位报到,还不知道前程怎么样,怎么可能带着杨再明这样的人?

  论能力、论水平、论才华,杨再明都不算突出,这次能被利用,纯粹是因为选他当马前卒而已。

  卒子就是卒子,只能摆在前沿阵地,不可能放到主帅身边。

  杨再明想明白这一节时,全身冷汗嗖嗖的直冒。

  他感到口干舌燥,脑袋发昏,忽然间喉头一甜,身子晃了几晃,一头栽倒在地。

  身边人赶紧扶起他,掐他的人中,按他的虎口,但都不管用,只得送他就医。

  结果很是不幸,杨再明送到医院后,居然就此倒地不起,一命呜呼了!

  消息传到李云海耳朵里,他只是微微哂笑,心想杨再明胆子真小,他这是活活的被吓死的吧?

  对杨再明这样的小吏来说,梁伯年就是天!

  梁伯年一句重话,的确可以要了杨再明的小命。

  杨再明患得患失,既害怕梁伯年的威势,又害怕李云海的报复,所以被吓破了胆。

  此人的下场,可悲又可叹。

  李云海陪同梁伯年视察了四海集团的园区。

  梁伯年早就了解过四海集团,对这家公司有着极大的感恩之心。

  但他还是第一次来到四海集团,了解这家公司的运作和生产情况。

  “李总,我对贵公司仰慕已久。”梁伯年说道,“我在皖省时,曾经采购过你们的一批设备,贵公司生产的办公设备很好用,很耐用!我一直想来贵公司参观!”

  李云海向他介绍了各家工厂的情况。

  梁伯年问道:“这么说来,四海集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大多数零部件,都能实现国产化?”

  李云海道:“差不多,只有极少数部件,我们还需要依赖进口。我们也在努力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在两千年以前,我们要实现全部零配件国产化。”

  梁伯年道:“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李云海道:“机床。工业化离不开机床,而机床是我们国内最薄弱的地方。”

  梁伯年道:“我在皖省工作时,和中科大的教授聊天,谈到过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床是工业母机。机床产业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工业产业链,它是高度服务性产业,服务对象就是机床生产的产品。”

  李云海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心想梁伯年还真是个有学识的领导,而不是啥也不懂。

  两人谈到了机床产业的现状。

  没有优秀的芯片做支撑,我国曾经的机床企业自然是无法制造出优秀的数控机床。可如今数控机床又是高端制造业的敲门砖,于是在半导体工业上的困境,也反映了我国机床产业发展所面对的头号难题。

  除了无法制造出配套的芯片,数控机床的操作软件也是一个难题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