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七 归程_寡妇继母逆袭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好有些可惜了。否则官帽子和钱袋子都在自己手中了!不过现在七弟娶刘二小姐也好,对起码对刘大将军是个掣肘。

  大年初四,唐瑞就跟帝后辞行带着家眷往青州府去了。满天的大雪也阻止不了他会回青州的决心。这让刘玉爽心中有些不爽,虽然她不知道夫君为何不顾天气恶劣非走不可,但她猜想一定是与那位钱夫人有关。就连前来送行的几个皇子也开玩笑青州定有佳人等候。

  有了唐瑞带头的离开,皇子们也开始打点行李,准备回自己的封地。到十二,所有的皇子都离开了公子寓,没有一个能留下来陪帝后太子过元宵的。

  但京城的元宵节并不因为皇子们的缺席而不热闹。一年一度的花灯还在正常办,熙熙攘攘的人流还在穿梭。

  在京城的一座大院里,一位老妇人在黯然神伤“十三年了,婧儿走丢了已经十三年了!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一旁的一位中年妇女陪着垂泪劝说道“娘,婧儿吉人自有天相。她一定过得好好的。”

  “她过得好好的为什么不来找我们?十三年了!我的乖孙女啊!”

  中年妇女继续劝“娘,婧儿她一定会好好的,她从小就聪明。”

  “十三年了啊,我的婧儿……”

  每年的元宵节他家就会上演这一幕,家里的仆人也都已经习惯了。每年的这一天,大奶奶就守在老夫人身边寸步不离。

  钱家村的元宵节与平日没有啥不同。天,依旧冷,田地里也没有啥农活。男人们会去砍点柴抓点野鸡什么的,女人们在家编点草鞋斗笠的换点钱。

  只有蒋妍依旧非常忙碌,大年初五白家酒楼就已经正常开业了,她也要正常供货了。而她又在育苗。这里的农户一年田里只种一季的稻子,所以哪怕农民有田还是吃不饱,就如从前的她家。按青州的气候条件在前世这里是可以种三季的。但她也明白前世那都是那个国宝级大咖的功劳。现在她能做的也只能尝试着种二季,一季水稻,一季麦子。没有培育器皿,就用碗碟代替。没有温湿度计,只能靠自己感受。尝试着让种子在低温下发芽。

  唐瑞一行经过近二十天的行程,也抵达了青州。青州的瑞王府是唐瑞真正的府邸,所以建的规模有些大,不仅有江南风格亭台楼阁,还有一个二亩多的人工湖,湖心还弄了个小岛。青州是他唐瑞的封地,他就是这里的诸侯这里的王!

  刘玉爽常年生活在京城,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青州比京城更冷。但庭院里还有一些树木绿油油的,这也与京城是不同的。她的院子是在人工湖的东北角,一座二进院,收拾地干干净净,纤尘不染。院子的围墙边种了些花花草草,绿叶红花,在这样的冬季显得生机勃勃。院子的空地也挺宽敞的,她在这里练武没有一点问题,她很满意。

  “王爷的院子在哪里?”刘玉爽随口问道。

  “回王妃,王爷的院子就在您的右侧。”管家唐大强回答道,“两座院子中间有一条通道的,您二位不用出院就可以到达对方的院子的。”

  刘玉爽听了这话脸不觉一红。连忙扯开话题“三位小少爷做哪里?”她说的是唐瑞的三个义子。

  “三位少爷平日里都做竹溪镇那边,这里在前面院里有一个小院给三位少爷临时居住的。”管家如实回答。

  “他们为什么住竹溪镇?”刘玉爽好奇。

  “王爷给少爷们请的先生是在竹溪镇,所以少爷们都住竹溪镇的。王爷为了管教少爷们,所以平时在竹溪镇住得多一些。”

  “青州府没有好的先生?”刘玉爽问道。

  “这位先生就是青州府最好的先生,但他父母是在竹溪镇上住,王爷是为了成全先生的孝心。”管家解释道。

  “管家,你见过钱夫人吗?”刘玉爽终于还是问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