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农牧公司新业务(求订阅~~)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多,人均耕地面积有限,粮食安全始终处于红线位置,这就让农牧公司和农户的合作带来不利因素。

  道理很简单,粮食种植再怎么高产,获得的经济利益始终有限,不管是农牧公司还是农户,都不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花来。

  所以想要让双方都获益,就必须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进行高价值的农作物种植,至少也是单位土地面积下,产出价值要很高才行。

  赵一的想法是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粮食安全这个约束条件,一是研发高产良种,让农户能够在单位土地上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隐忧。

  二是赵一打算开启海上农场项目,顾名思义,就是在海水里面种植粮食,而这个粮食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稻谷,而是赵一自己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海上粮食产物。

  这种粮食产物类似石榴,外面有一层壳,而里面则是类似于大米一样的粮食颗粒种子,这种粮食不仅营养价值比稻谷还高,而且口感和产量也比稻谷高得多。

  像一根从海底长到海面的这种植物藤蔓,上面可以挂上上百颗果子,每个果子大约20公斤中,里面粮食含重量达到90%,也就是说,一根藤蔓可以产出1800公斤粮食,也就是吨。

  而一颗藤蔓占用面积只需要10平方米左右,由于是一年一熟,一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就可以产粮18万吨。

  只需要在海上种植33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就能满足我国2019年全年的粮食消耗量。

  而我国的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随便在那个地方划点出来,都足够满足农牧公司的种植需求,彻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当然海上种植相比起陆地种植来说,面临的风险更高,主要是台风带来的影响,如果海上农场正中台风中央,就会带来产量的减少。

  同时海上农场前期投资很大,需要建设大量的海上农场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可不便宜,而且还需要专用的海上农场工作机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还有海上作业环境比陆地上的恶劣,员工工资肯定也是比陆地上的员工工资要高出一大截,无形中也太高了海上农场的粮食生产成本。

  当然由于规模化种植,特种机械的应用,其实整体成本还是比陆地种植的粮食要便宜的多,而且这种粮食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加优良,所以卖出去的价格应该比普通粮食更加高。

  上面只是说了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则是这种海上粮食是基因技术产物,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会影响海上粮食的销售。

  不管怎样,这既是农牧公司的扩大自己业务范围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解决悬在我国百姓头上的粮食安全问题。

  甚至可以解决全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