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章 天问书社(求订阅~~)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并不是说不要人工翻译人才。

  第一是需要人工翻译人才,来为智能翻译专家把好最后一道关,尽量让翻译出来的著作准确度更高。

  第二个理由就是智能翻译专家无法感知当前社会环境,无法规避一些敏感问题,这方面就需要人工翻译专家来把握。

  这样看是好像对人工翻译专家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其实不然,要知道智能翻译专家的翻译准确率已经很高了,想要再找出瑕疵,必须要求人工翻译专家的水平更高才行。

  不然根本就找不出来问题,结果是有相当于没有,所以赵一需要寻找那些真正的翻译大家。

  而国内的翻译大家在学术界都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是请来做专职翻译工作,估计是很困难的。

  但是赵一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让他们做兼职,帮忙审阅智能翻译专家翻译出来的著作。

  这样的工作就相对简单多了,如果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几天就能够审阅一本翻译著作,完全不耽搁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只是赵一担心他们的工作效率完全跟不上智能翻译专家的翻译速度,所以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尽可能的多找点,不然也会耽搁事情。

  普通的人才,赵一就让人力资源公司去招募,而那些翻译大家,则是需要赵一去亲自拜访,没办法,他们还真不是只用钱就请的过来的,必须要有一些诚意才行。

  好在赵一的知名度还行,大家都卖他一个面子,再加上他的年纪也小,老家伙们都愿意帮小辈的忙。

  于是在1985年5月10日,天问书社正是挂牌成立,除了帮忙出版发行原版著作之外,它的主业还是以翻译科学著作为主,其他类型的书籍当然也会做。

  这家被赵一寄以厚望的公司、作为科学规划十条里面的一环,成立的时候完全没有赵一其他公司那么热闹,就连政府部门,也是不甚关注。

  毕竟书籍出版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行业,也不是了不起的高科技,而且也无法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大家都当做是赵一的兴趣爱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家出版单位的科技含量还真不低,可以说是拥有当今世界最高的技术也不为过。

  毕竟单是一款智能翻译专家,就足够秒杀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高科技。

  当然智能翻译专家当然不会部署到天问书社的办公地点,还是放在位于北极星公司的,赵一专属智能超级计算机上面。

  就连天文书社的社长,杜佳淳都只是知道公司将会采用繁星软件公司出品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国外的著作,至于这个翻译软件到底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全世界选择高质量的著作,然后再交给智能翻译专家来翻译即可,更大的工作量还是在寻找高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