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中秋诗会(下)_李宽大唐孽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赛的才子们,也纷纷开始思索。

  有思路的已经准备动笔,没有头绪的也装着沉思的样子,一时之间,周围倒是变得安静了起来。

  “哇!王兄,你交卷啦?”

  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王杰就完成了诗作,立马便让身边的小厮去交卷。

  这诗词的比赛,除非大家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很多时候评价都是相对主观的;当大家的水平差距不明显的时候,更早交卷的人,一般赢面更高一些。

  才思敏捷!

  才思虽然在前,敏捷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你先交卷,就意味着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你会是胜利者。

  “啊!郑公子也交卷了!果然不愧是郑家的麒麟儿啊。”

  “长安城最有才华的人都在这了,没想到第一个主题就竞争这么激烈呢。”

  “那当然,没听魏王殿下说吗,今天诗会的佳作,将会由魏王府负责联络印刷作坊刊订成册,传播天下呢。”

  “真的啊?难怪就连王杰这样的人物也这么快就出手了呢,还真是一个好机会呢。”

  有了第一个人交卷,很快就刺激了其他人,台上的几个评委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这卢宣的《桂花吟》,全文辞藻华丽,感情丰富,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文笔,果然是了不起啊。”萧瑀简单的看了几份内容,就发现了一篇好诗。

  “萧公,这郑海的《桂花》也不错,文字虽然不是那么华丽,但是却是充满了肃穆的感觉,让人看了不由得深思。”

  李纲手中刚好看到郑海的《桂花》,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这王杰的《八月飘香》,像是浸淫诗词之道几十年的高手一样,不愧是太原王氏的嫡长子呢。萧公、李公,你们也看看!”

  萧瑀几个人不断的翻阅着大家的作品,将表现比较优秀的单独放在一起大家重新传阅,很快就发掘了几首不错的作品。

  “都说魏王有乃父之风,即使是写桂花,也显得大气磅礴,很是不凡。一点也不比王家、卢家几家的人差啊。”

  李纲虽然是李承乾的老师,但是并没有借故贬低李泰,相反的,他一副很是赏识李泰的模样。

  “还真是呢。依我看,今晚这第一轮的获胜者,基本上也可以定下来了。王杰、李泰、郑海当是前三名!”萧瑀看了看四周,该交卷的人似乎都交的差不多了,觉得再等一会,差不多就可以公布第一轮的结果了。

  不过,就在这时,王玄策拿着李宽的作品交了上去。

  “哟,一下来了三幅作品,看来是结伴而来的才子们的诗作。”欧阳询笑着接过了其中一张纸,李纲他们也各自拿了一份。

  “人闲桂花落”,欧阳询刚刚看到第一句,立马就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贪婪的往下看,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欧阳询忍不住念了出来,“好诗,好诗啊。哈哈,萧公,李公,我估计第一名的位置要让出来了。”

  “信本,你不要开心的太早,依我看,你手上的诗作再好,顶多也就是第二名呢。”

  李纲年纪最大,称呼欧阳询自然是直接叫他的字就可以了。

  “李公,我承认郑海的诗作是不错,但是和我要推荐的这首诗,绝对比它好。”欧阳询露出了一个迷之自信的笑容,“听好啦,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怎么样,这诗当得第一名吧?”

  “全诗读完,仿佛让人看到一幅深山夜晚的美景图,空旷的树林之中,寂静异常,桂花从枝头飘落,这时候月亮出来了,把山里的鸟儿给惊动了,还真是妙不可言呢。”萧瑀还没来得及看手中的作品,听到欧阳询念出这首诗,立马就大赞了起来。

  而李纲却是在一旁目瞪口呆的样子,欧阳询刚念了一首好诗,怎么自己手中……

  “你们也听一听我这手中的诗,再来定名次!”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