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送军资_喜遇良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有变。”

  亲信应声立即下去安排。

  季远又去看手中的舆图,北方兵乱可能不像他们打探的那样,那就意味着最后的结果也不像他们猜测的那般。

  一旦失去了这个先机,他还能做些什么?

  只有先拦着邢州的军需,能拦几日是几日,至少让宋羡征战的脚步缓上一缓,或许局面就会有变化。

  幸好徐元裕对杨五听之任之,让杨五的人送消息给徐元裕,可以在军需上动些手脚,不过也挡不住多久,兵部很快就能察觉。

  季远站起身。

  突然被人封住了前路的感觉委实不好。

  季远还没有与宋羡交手,就已经尝到被挫败的滋味儿。好在宋羡对他还不了解,他还可以再寻别的机会。

  季远在屋子里踱步,试图再想一个主意。

  那可是八州之地。

  握在手中对王爷有莫大的好处,他也可以依靠这次功勋更上一层楼。

  这就像是饿急了的人,眼前摆着一只肥羊,却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口口吃掉。

  眼下不但没能伸手得些好处,而且还可能为自己招惹来了麻烦。

  ……

  宋启正一边对付辽人,一边要拿下蔡戎,这场战事对他来说,不亚于当年在拒马河与辽人数万大军对阵。

  不能消耗太多的军资,更不能拖延时间,否则对宋羡不利。

  荣氏仍旧在辽人手中,但宋启正早就不在意这些,他无暇去追击那几个辽人,他要稳住的是大局。

  荣氏早晚能够找到,但是死是活就不知晓了。

  宋启正问向身边的都虞侯:“邢州还没有军资运过来?”

  都虞侯禀告:“没有,说是因为北方战乱,将军资改了路。”

  “借口,”宋启正道,“赵州好端端的,他们为何不从赵州过来?到了镇州还有我们的人手去接应,说到底就是故意拖延。”

  之前运送给宋羡的军需就不多,大军征战在关键时刻,粮草一日都不能短缺,更别提药材、武器那些军需。

  宋启正思量着,身边人禀告道:“将军,镇州知县曲大人来了。”

  宋启正道:“将人请进来。”

  曲承美走入军帐中向宋启正行礼,简单说了镇州的情形,曲承美接着道:“宋将军的军资可能不足了,这两日邢州军资若是还没有动静,恐怕要耽搁大事。”

  宋启正点头,正要问曲承美北方还能凑多少军资,曲承美却先开口道:“镇州可以先运送一些军资前去白马岭。”

  “粮食、药材还有兵器,我们都能凑一些。”

  宋启正颇感意外:“你找到了粮食?”

  曲承美道:“是镇州百姓事先设了义仓,早就将粮草、药材留好了,再加上之前镇州和赵州设了不少铁匠铺,宋将军出征之后,铁匠铺没断了锻造,虽然及不上将作监,但做出来的兵器也能用处。”

  曲承美说着将手里的文册递给宋启正查看。

  宋启正展开,看到上面记载的米粮等物数目,脸上不禁露出惊诧的神情:“这都是镇州留的?”

  曲承美应声:“镇州春耕做的好,今年有了个好收成,粮食都是百姓们节俭下来的,药材是陈家村平日里一点点收好留存的。”

  宋启正片刻失神:“这义仓是你……”

  曲承美摇头道:“是陈家村的谢大小姐。”

  宋启正想到自己的母亲好像好在陈家村,这陈家村……做纸药时,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子,没想到转眼的功夫,这样的大事都要依靠陈家村。

  宋启正道:“何时可以启程?”

  曲承美躬身:“明日一早,镇州的村民、商队会前去白马岭送军资。”

  宋启正颔首:“我会派一队兵马前去。”

  曲承美应声,就要退下去安排。

  宋启正道:“谁带着这些村民前往?衙署的人手?”

  曲承美摇头道:“是谢大小姐。”

  一个女眷去送军资,可能镇州是头一桩。

  宋启正不再说别的,只是嘱咐:“让村民们一路小心。”

  ------题外话------

  如果没错的话,明天,尽量明天见到面。

  我会努力哒。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