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3章 【编辑是个好职业】_1840印第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

  马哨将奖状和奖金凭据递给他:“稍后你可以拿着这张凭据,到那边去换取金币。”

  这种比较严肃的颁奖典礼上,发钱似乎不太合适。

  所以马哨并没有直接发钱,而是弄了个奖金凭据,让获奖者稍后再换取现金。

  “会议结束之后,所有获奖作品都将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当然还有批判。”末了马哨对众人说道,“这些文章并不完美,我的评语也会一并张贴。”

  表彰结束,马哨单独叫来一部分获奖者,与他们交谈。

  首先被他叫来的不是浓烟,而是二等奖的获得者之一,威廉·塞巴斯蒂安。

  这看上去是个白人名字,事实上它确实属于一个白人。

  获得二等奖的三个人分别是乱发、长毛,以及这个威廉·塞巴斯蒂安。

  此人是最早皈依阿帕奇的白人之一,也是最早接受培训成为灵谕教萨满祭司的白人之一。

  和浓烟一样,威廉·塞巴斯蒂安的文章也是围绕爱尔兰大饥荒写成。

  但相比之下,他的行文有点不太流畅,他的阿帕奇语还不够熟练。

  行文上的瑕疵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导致他落败于浓烟的,是他有些极端的思想。

  大概是因为塞巴斯蒂安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长时间地生活过,有切肤之痛。

  所以当他接触到灵谕教内核中的那些红色思想之后,几乎立刻就转化成了一个狂热分子。

  当他批判爱尔兰大饥荒中封建贵族和资本家的作为时,语气之激烈,完全可以破口大骂来形容,显示出强烈的仇恨情绪。

  马哨甚至怀疑,塞巴斯蒂安文章的最初版本可能是用脏话写成的,然后才修改成了现在他看到的无脏话版本。

  “塞巴斯蒂安,你的文章写得不错,考虑到你学习阿帕奇文字的时间不长,这是个令人吃惊的成绩。”马哨说道。

  “谢谢,大酋长。”塞巴斯蒂安无比恭敬地说。

  他三十出头,有着一头并不浓密的金发,面相是典型的德国人,事实上他前二十年都生活在德国。

  不过他此时的装扮和眠熊城的阿帕奇人无异,牛仔裤,皮大衣,头上还绑着一根羽毛。

  马哨大体能分辨白人的长相或者说气质,就像分辨中日韩国人一样,尤其是德国人,具体特征他也说不清楚。

  这可能是因为,德国某一类电影给他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先是一番鼓励,然后马哨话锋一转:“不过你的文章也有一些问题。”

  “首先是字词和语法有些错漏,这是小问题,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改正过来。”

  “然后是文章中的思想,或者说……情绪。”

  “虽然你对爱尔兰大饥荒的分析也很到位,但却有一些片面的论断,而且掺杂了过于浓烈的个人情绪,比如你对资本家的描述有不少‘阴谋论’的痕迹。”

  塞巴斯蒂安不太理解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