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六十五章 诸葛瑾的选择_三国之我是袁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的职位也落不到他身上。但架不住大楚人才太多而且有个鲁肃和他重叠了。

  原本历史上的吴国虽然也有鲁肃,但是因为江东人才没那么多,鲁肃身兼数职,在战略军事等方面都要担着,而且孙权性情多疑,才让诸葛瑾混的风生水起。但现在的大楚却根本没有诸葛瑾的好位置。

  “你觉得,吴国如何?”贾诩忽的道。

  “有伯苗在,用得了瑾吗?”诸葛瑾微叹了口气。

  说实在的,如果邓芝在,他这个礼部左侍郎能不能坐得稳还两说呢。

  “不一样。吴国缺人,而且伯符的性格你应该清楚,不是公台和士元能够制住的,你去,刚好合适。”贾诩道:“而且,将来的大势想必你也能看的清楚。诸葛家要想有所发展,务必要迁出大楚,毕竟孔明的能力,太强了。”

  诸葛亮的核心地位随着其能力的不断展露已然是牢不可破。而且如此年轻,将来起码有三十年时间会牢牢钉在丞相的位置上。

  袁术虽说仁善,但权力制衡的意识却不差。诸葛亮如此地位,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尾大不掉,对于诸葛家暗中定然会有所限制。

  并非是不相信诸葛亮,而是治国之道、帝王之术如此。国之重器,不可寄于私人情感之上。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人心永远是最不可靠的东西,良好的制度和权力约束才能维持住国家的长治久安。

  “你若留在大楚,诸葛家可兴盛百年,你于十八部尚书之中挂个名也并非难事,但恐怕也只能止步于此。你若前往吴国,诸葛家可另谋他路,将来成就如何恐未可知。具体如何选择,在你。”贾诩淡淡道。

  该说的他都说了,诸葛瑾最后如何选择他并不在乎。佛渡有缘人,他不过是在诸葛亮那里留个善缘,顺手为后人留个保险罢了。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