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初见刘仁怀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最多看到的是金钱,其余的什么都能抛开。

  只不过如果是太平盛世,有着自上而下的道德压力,还有各种正常因素,才让他们加以收敛。

  如果变成了乱世,你就等着看商人们作恶多端吧。

  刘仁怀从小就是出了名的神童,经历了这么三十多年的官宦生涯,看人还是看得挺准的。

  面前的这位德王殿下,虽然年龄小,一进来说话就显得有点不客气,但在刘仁怀看来,这才是赤子之心的人。

  当然了,刘仁怀对柳铭淇本身是很敬佩的。

  不说别的,单讲柳铭淇的道德文章,哪怕刘仁怀是十五岁便高中状元的天才,他自认自己一辈子也写不出来。

  “舍生取义说”,是何等的大气!

  《劝学》简直是可为天下师,然后后面又来了一个《师说》。

  今年大年初一的新年赐宴上面,他还又写了一篇大气磅礴的《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岳阳的人,居然写了这么一篇足以流芳百世的文章来,你就不得不佩服他的天赋了。

  难怪人们说德王殿下自从差点溺水后,便被老天爷开了窍,这样的说法,连刘仁怀都赞同。

  不然你怎么解释,一个本来资质平庸的少年,居然能忽然达到这样的高度?

  不过呢,刘仁怀屡屡给柳铭淇发传书,请柳铭淇赶紧来江南的最主要原因,却不是因为他的道德文章,而是想要借重柳铭淇的战略眼光。

  刘仁怀在京中人脉广得很。

  所以他晓得,早在过年期间,实际上这位德王殿下便已经提醒了景和帝,那六家前来帝京城祝贺新年的国家和部落有图谋不轨之意。

  当时别人根本没有看出来。

  只有德王殿下很肯定,说他们一定有阴谋。

  如果那个时候皇帝和朝中大臣们做了准备,那情况是完全不一样了。

  不用多做,只要能先往北方防线调集五万人,进一步加强锦州一线的防备,那么很有可能室韦看到难度太大,就不会拼命攻打锦州防线,自己退却。

  当然了,这也是后话。

  说不定室韦就铁了心要撞这个铁堡垒呢?

  毕竟六国势力已经谈好了,大家都想要侵占大康,当然不会有点困难就后退。

  但无论怎么讲,提前做好了准备,总比不做准备的好。

  因此,在不能断定倭人是不是要来入侵,到底怎么入侵的情况下,刘仁怀觉得自己听听柳铭淇的意见非常重要。

  ……

  两人寒暄了几句,刘仁怀便把事情引到了这次江南即将面临的危机上。

  他问柳铭淇:“殿下,下官知道您之前就对六方入侵有很明确的预测。现在乞颜和室韦已经打起来了,您对于以后怎么看?还有咱们江南到底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放心吧!”

  柳铭淇颌首道:“历来我们中原的王朝,除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