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8、磨刀不误砍柴工_草根石布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涛的声音都笑眯眯的:“嗯,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你具备这种能力的。”

  石涧仁对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高帽子撇嘴,靠在椅背上还是有点头疼。

  朱宏涛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万事万物再复杂,总有个先来后到跟难易程度,眼前的肯定要解决,长远的也不能丢,如果是涉及到根本原则性的问题,有些小细节不妨稍微松动下,这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

  凡事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与其说为了一点的完美放弃全面的推进,甚至延缓了整体进度,由此带来的大势反而是更大的损失。

  立刻解决眼前突出矛盾跟放眼长远大势这种关系的平衡能力,一直都是中庸之道为什么在中国政治体制里面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也是小国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国思路。

  一个拥有约二十万人口区域的生活供水重要,还是一个施工问题重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挪到水务集团和各大电力、通讯部门成天在公路上开肠破肚的挖管道,这是最被老百姓诟病的重复施工重复花钱,被戏谑为没有这样重复挖,哪有油水可赚。

  但站在石涧仁现在必须站的角度看,什么是应该不顾一切先解决的,什么是下一步弥补的?

  哪怕是通讯部门本身,也想不到短短几年,中国通讯系统就跨越了外国几十年的历程,从电灯电话的时代连跳几级跨入光纤时代,不成天挖开换线路,等着被骂得狗血淋头么?

  只会享受最终的成果,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对整个实施过程却冷嘲热讽,这样的现实不就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么?

  如果不是石涧仁找到老街这个旅游资源,如果不是他找来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能在短短几个月里面扭转局面脱贫致富么?

  同样是站在灯柱子上慷慨呈辞,同样付出那么多工作努力,如果不能带来生活改善,自己走的时候,老百姓还会那么依依不舍么?

  说到底,风土镇的完美转变,是因为风土镇的体量足够小,小到在自己拥有的资源面前能够轻易的转变,而现在突然上升到十几亿的局面,几十万人的层面,自己拥有的那些资源不太能帮上忙的时候,怎么办?

  石涧仁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有点笑着低头对自己敲敲头,这仿佛正像是自己对纪若棠说过的那番话,在某个阶段前,可以靠着小聪明或者老天给的运气取巧,但过了这个阶段,能做到更高层面做得更好的,终究还得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聪明、天赋、运气是基础,能过最初阶段的基础,但支撑走到最后的,必须是贯穿始终的自律、积极和勤奋。

  石涧仁当然是符合这几样了,道理他早就明白,但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路中来,确实还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收拾好心情,下楼到前台签了张到石沱水厂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