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高层博弈_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加这次黄山长官邸会议的人员,每一个都能左右东南亚战局,这场会议注定了会被加入二战实史册。

  会上首先由中国军令部次长刘斐,报告了中国内地对日的战场大势。

  日本的主力陆军部队都在中国境内,中国内地对日的作战情况,会直接关系到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

  两者之间虽然隔着上千公里,但是有着必然的实质性联系。

  其次以第1次远征作战为引子,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于参加缅甸战役,及其他后续战役的准备与计划。

  军政部何应钦也代表军事委员会,表达了中国在抗日上的坚定决心。

  表明中国政府对于这次反攻缅甸,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绝对不会受到第一次远征作战的失败影响。

  委员长也很看重和重视,中国军队的这第2次入缅作战。

  中国政府方面表达完态度和思想,表明了中国人民和政府坚定抗日的立场,接着就轮到盟军方面进行发言。

  弗兰西斯作为东南亚盟军总司令,因美军的扛把子首先进行了发言。

  他先是大概的传达了魁北克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于攻打缅甸的决定,并说明了此次会议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两个为主核心来进行讨论。

  第一,会议商定反攻缅甸的核心,以尽一切办法首先攻克北缅甸为主。

  第二,反攻缅甸作战的军事行动,以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为主。

  关于第一点为什么先打缅北,主要是因为日军一直还想着打到印度去,主力部队都集中在了缅北地区。

  以密支那这个军事要塞为后方跳板,试图直接跳进印度境内。

  只要盟军能够击溃缅北地区的日军,那么日军的损失必然非常的惨重,在缅甸的日军将就此失去主动权。

  没有了战争主动权的日军,就像是没了牙齿和爪子的狼。

  哪怕它的表情再怎么凶狠,也没有办法在阻挡驻印军的南下,结束这场战斗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次要的原因是中国境内的物资,已经达到了严重匮乏的程度。

  如果继续长期以往下去,将没法有效的拖住在中国境内的日军主力陆军,让他们能够支援东南亚的日军。

  东南亚战场的最终战斗结局,很可能会平生不必要的意外。

  而只要能够先打通缅北地区,将密支那一带重新控制在盟军手中,那么国际上的物资就能够从印度的利多地区,通过修建的史迪威公路进入缅甸。

  然后和缅甸的滇缅公路连接到一起,将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境内。

  除此之外。

  日军控制了东南亚及南洋各国,日海军在这一带的实力依旧很强,盟军没办法第一时间直接从南边开始进攻。

  只有缅北地区获得有利战局之后,才能趁机派海军从南边登陆。

  达到南北夹击之势!

  综合这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魁北克会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