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玉米种子_大唐:我在长安开酒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碾成粉末食用,类比小麦等物,口感虽然比小麦差一点,但比其他还要好上一些。”

  听到这玉米有这么多的优点,一众君臣的呼吸便开始急促起来。

  房玄龄更是一脸惊喜的看着陈晓,开口问道:“亩产几何?”

  听到这问题,陈晓并没有着急回答。

  一是因为这玉米种子刚刚到手,自己也没有种过,自然是不太清楚,如果按照前世的记忆,似乎又不太准确。

  毕竟新时代里,庄稼不仅仅是浇水那么简单,还有肥料农药的添加,亩产相当高,放在大唐并不合适。

  但玉米最初引入国内的时候,最低亩产大概在300斤左右,也就是150公斤,折合现在大唐的重量,也就是3~4石的重量。

  现如今,大唐的永业田,最好的时候,亩产也不过一石多一点而已。

  心中默默算了一番之后,陈晓才开口说道:“贫瘠土地上应当有2~3石的产量,若是好的田地应该会有4~5石的产量。”

  陈晓这话刚一出口,大殿当中顿时便一片安静,所有人都怔怔的看着陈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一亩三四石?”

  只听到房玄龄喃喃说了一句,目光中隐隐有光芒闪烁。

  现如今的大唐,大战过后才几年时间,加之这两年也没有太闲着,两次灭国之战,让大唐的土地贫瘠到了极致。

  如果不是陈晓献上来的土豆和南瓜,大唐现在怕是早就千疮百孔了。

  而玉米不一样,按照陈晓的说法,这是正儿八经的粮食,粮食能够达到亩产三四石的数量,他们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李世民此时没有想到,自己手中这几粒玉米种子,居然如此的珍贵,下意识的便用双手将种子捧着,小心翼翼的模样,好像担心这种子出现半点差错。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此时手中的种子不仅仅是种子那么简单,这种子是他大唐日后的基石所在!

  将目光收回,李世民看向陈晓,开口说道:“陈晓,这种子只有这几颗?”

  陈晓躬身道:“陛下,房遗爱信中提及,这些种子是他从一队商队那里换过来,数量只有这些,臣已经给房遗爱去了信,让他重点寻找此物。”

  “数量虽然有些少,但也强于没有,此事你靖安司算是立了一个大功。”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听到这话的陈晓此时也上前一步,开口说道:“陛下,此事能不能成尚且不定,臣的意思是暂时将这几颗种子培养起来,若是成功,只需几年之后,我大唐便可拥有足够的种子来种植。”

  “那依你的意思,谁来做这件事情好?”

  陈晓等的就是这句话,眼下的书院当中就有农学,这种子自然是要交给合适的人,并且安全的地方才行。

  想到这里,陈晓开口说道:“陛下,书院农学已经开课,又有朝中主管农业的官员负责,加上眼下书院当中有专门的试验田,臣以为这种子交给书院来培育比较合适。”

  陈晓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完之后,旁人并没有出言反对。

  见状,李世民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交由书院来培育吧。”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