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1章 落脚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1章落脚

  任何大型行动,事先肯定会有探路尖兵,这是常识。

  之前虽然没有武汉站,但是情报总局既然在南京设了甲种大站,那么上游重镇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黄忠和房延孝,一个是洞庭人,一个是岳阳人,都属于湖北土著。他们二人组,早在两年前就被当作尖兵派去了武汉。

  此二人在武汉驻点,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驻外记者站。平日里他们不需要出任务,只需要在当地搜集公开情报,然后隔段时间将情报捎回南京算完事。

  半年前,增设武汉站的消息确认,黄忠组重要性增加。他们随即得到南京站资金支持,开始在武汉当地购置产业,发展下级情报网络。

  紧接着,正主南望到了。

  所以说,南望带领的先头团队,其实是第二拨。真正的先头部队,是黄忠二人。

  和南望在船舱见面的第一时间,黄忠二人煞是激动。孤军奋战这么久,终于等来大部队,云开月明。

  甫一见面,南望对二人也是连连温言嘉许,毫不见外地拉着手勉励一番。

  南望态度当然要好。

  这其一:能在两年前被派出去单独工作的人,肯定是情报系统初建时就招募的老队员。大家彼此间其实都认识,属于老同事,不能乱摆架子。

  其二:黄忠组现在不但是地头蛇,在当地还发展了一个袖珍情报网。再加上他们掌握的实时情报,这些都是南望这个站长现在需要的。

  接下来,在今天剩下的时间,二人组需要给新站长大人做口头汇报。

  沟通是双向的。报告本地情报之余,在“前线”日久的二人,同样对“后方”的情况很关心。

  于是南望在消化情报之余,也让一旁的周乙,抽空给两位前辈讲一讲后方的日新月异。

  周乙于是随便说了一些后方的消息。

  譬如海军最新的战列舰下水,舰炮口径几多;钢厂大钢炉点火,年产铁水几多;“高速路”已经连通了几多乡镇,台南平原稻米又一季大丰收产量几多等等。

  以上消息大多在后方是公开的。只是周乙口中说出来的具体数据更详细,只有相关部门才能掌握。

  二人组听得津津有味。由于平时信息传递不便,他们这几年间很少能得到后方的信息。

  事实上,别看是老家,但是这几年支持二人组在遥远的“敌占区”奋斗的原动力,就是这些充满着力量的信息——穿越众这些年来的努力,成功使自己的土著追随者,明白了真正的力量所在。

  就这样,直到掌灯时分,船舱里依旧在传出细密的交谈声,时不时还会爆发一阵笑声,夜半时分都未停歇。

  ——————————————————————————————

  第二日一早,雇佣的2辆马车停在了码头。

  说雇佣其实不大合适,因为这2辆马车本来就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