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月球工业设想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直接照射水冰矿,而是照到一块岩石区域,然后在那片区域建设工厂。

  这里可以保证阳光照射,同时也能搞太阳能发电,然后让工程车辆去采集水冰运回来进行处理。

  有了太阳能发电厂,可以让车辆使用电能加热,然后一路上安装无线传输设备,保证车辆的电力充足就可以了。

  这个虽然繁琐一些,但更符合人们对工厂的印象。

  上一个虽然步骤少,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就要搬迁一次工厂的计划,不太符合人们的预期。

  哪怕最早期的工厂肯定是实验性质的,注定规模很小,第一个计划或许就是几辆大车的规模,活动起来非常方便,但也要为后期更大规模的工厂做考虑。

  而且现在实用科技正在研发传输距离更远的技术,说不定之后直接建立一座中央电塔就可以保证方圆20公里之内的设备用电了。

  20公里正好是沙克尔顿陨石坑的直径。

  所以从长远来看,显然第二个方案更合适。

  事实上,如果无法获得大块的水冰,那么月球上还有另一种水源可以利用。

  只不过这个方法步骤更复杂,耗能也更高,还需要从地球带过去一些材料。

  月球土壤又称表岩屑,它里包含了硅和金属氧化物,平均来说包含43%质量分数的氧,月球上到处都有。

  从土壤里提取的氧可以为远离极地、具有科学或经济价值的基地提供能量,并产生有用的副产物,如稀有金属。

  只不过表岩屑可不会轻易献出它的“财富”,因为将氧从化学键中释放出来相当耗能。

  理论上说,反应器可以使用大型聚光镜将太阳光折射到一个特殊反应炉里,将月壤加热到超过900°c,直到它发亮为止。

  在这一温度下,从地球带上去的氢气或碳可以把氧从矿物中剥离出来,并和氢元素结合形成水。

  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使用模拟月球表岩屑进行的测试证明了这一操作是可行的,但是并没有测试低重力和真空的环境,所以具体能不能在月球上用,需要实地验证。

  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再改进一下这项技术,减少必须从地球带上去的东西。

  有航天科研团队正在开发一个能在低温下工作的原型机,它可以循环利用一切输入物质,比如甲烷和氢气,这样只需要消耗土壤就可以得到水和燃料了。

  不过一套这样的设备效率很低,需要花几十年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燃料把当初阿波罗计划类型的登月器送进轨道上,所以要想真正用起来,那就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巨大的工厂。

  还有的团队试图不采用化学反应,而是通过向熔盐浴通电来从固体金属矿中脱氧,他们希望这项技术可以为航天工业提供高质量合金,未来还可能为月球上用的机器提供高纯度的金属。

  据估计,190吨月球土壤就含有15~16吨含氧铁矿物,可制得1吨氧气,而1年只需要生产1吨氧便可维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不过这些费劲的项目现在已经不用考虑了,繁星已经找到了大型水冰矿,可以直接生产水。

  而有了水,在月球上就相当于有了一切。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