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章 怎么变绿了?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际空间站好啊……”

  “……”

  虽然他们嘴上这么说,但他们都知道那是应付“政治正确”的,半径50米的旋转模拟重力舱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总比没有好。

  载人航天初期,宇航员们只能在小小的载人舱里活动,甚至都称不上活动,那时候身体被牢牢的绑在座椅上,说活动也只是动动手指,把牙膏一样的食物挤进嘴里。

  到后来载人舱大了,能稍微活动一点,再后来有了单舱的空间站,活动空间就更大了。

  之后再一点点增加、组合,有了多舱结构。

  虽然当时的空间设施都不如现在国际空间站的功能齐全,还有各种现在看来充满危险隐患的设计,但正因为一代一代的研究,有那些技术验证,有那些缺陷,然后才有了他们所处的国际空间站。

  论先进和舒适性,国际空间站已经比不上繁星空间站、未来游乐园,甚至是联邦私人公司发射的充气空间站了,毕竟后来这些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晚发射二十年。

  “后来居上”在其他领域不好说,但是在科技领域,那肯定是对的。

  一切的东西都是从零开始的,先解决有无问题,也就是“有总比没有好”。

  再加过一代一代的发展,才会出现最优解。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看完视频,稍微讨论了一下,又说了“政治正确”的词,就又开始忙碌了。

  毕竟他们是宇航员,不是闲着没事干的网友们。

  顶多就是工作的时候带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作为国际空间站,它的运营方是非常看重国际宣传的,甚至有靠这种宣传要经费的意思,所以每天都会有专门的宇航员去穹顶舱拍摄照片。

  穹顶舱又称圆顶屋,是欧罗巴空间局建造的国际太空站观察台组件。

  它的总高度米,最大直径米,设有6个周边窗户和1个天窗,全部窗户均附有活动遮盖板来避免因受到小型流星体及太空垃圾撞击而导致的损毁。

  附设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声音、影像及MIL-STD-1553总线界面装置,以及机械臂控制台。

  安装完成后,此观察台为太空人提供一个直接观察机械臂操作、已泊接的太空船及远眺地球的地方。

  以前的时候这是一个绝佳的观景区,只是等商业空间站升空之后,它的观景效果立刻就被盖了过去。

  不过在国际空间站上,它依然是最佳的观景位。

  今天负责拍摄绝美地球风景照的是汤姆,他漂浮在穹顶舱旁边,拿着“长枪短炮”一顿乱拍。

  其实天天在空间站里看这些宇航员们也会腻,不过地球上的人可没这个待遇,所以任何空间站视角的照片都很新奇。

  现在繁星已经是早晨了,刚刚看了跟它相关的视频,汤姆也格外注意这个国家的风景。

  作为阶梯状的地形,繁星的东边是一片绿色,而到了西边就是大片大片的黄褐色,那是沙漠戈壁的颜色。

  不过随着晨昏线一路向西推移,他竟然在大片的黄褐色里看到一抹绿色!

  “这是?!”

  他赶紧调整相机,然后把这惊人的景象拍摄了下来。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