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处罚是什么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即使他身居君王之位,手操生杀大权,但效果可能却与他的愿望相反。后果,下文就显现出来。

  葛婴即死,众心摇动,互相私议。

  陈胜另行派邓宗,接替葛婴之军,南略九江。

  八路人马,不能一齐表述,先说这北一路,也就是武臣这一路。

  武臣作为与陈胜关系密切,在其眼里属于信得过的将领,率三千军,向黄河北岸的赵地进发。

  张耳、陈余两人,心里别有打算,也不计较官职大小,欣然领命,随军渡河北去。

  其实,陈胜之所以攻陈,就是看好了陈曾经为楚都,陈胜身为楚人,对陈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富于感情。

  同时,陈县的楚国原来的宫室大多完好,陈胜可以拿来即用,省却了大兴土木之劳。

  其实在他的心中,戈命也好,起义也罢,无非是为了一份富贵。

  眼见得起义军所向披靡,攻城略地,富贵就在眼前,称王易如反掌,他岂能错过?

  所以,无论陈余也好,张耳也罢,不论他们的建议,多么睿智,他们的劝谏,多么中肯,陈胜是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的。

  但,在张耳和陈余心中,本以为陈胜是个不世之才,希望出山投个明主,辅佐之,成就始皇般的帝业。

  没料到,陈胜只贪图眼前富贵,对更大的目标,无甚兴趣,二人就起了离开的心。

  事实也证明,陈胜的急于称王,对自己一手掀起的反秦浪潮,对自己未来的事业的损害,都是致命的。

  但,也有有利的一面。

  在大泽乡首义后,现在的大秦王朝的城郡,除了咸阳、荥阳守军较多的重镇以外,很多城池,只要义军一到,城守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保命逃跑。

  武臣三千兵马不算多,也仅仅刚能成一军而已。

  军队从白马津渡过黄河,直抵安阳。

  一路上,张耳、陈余为其策划,先发檄文至各地,动员豪杰起来响应,檄文上大致说:

  “秦的乱政酷刑残害天下百姓,已经几十年了。北部边境有修筑万里长城的苦役,南边广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内国外动荡不安,百姓疲惫不堪,按人头收缴谷物,用簸箕收敛,用来供给军费开支,财尽力竭,民不聊生。”

  “加上严重的苛法酷刑,致使天下的父父子子不得安宁。陈王振臂而起,首先倡导天下,在楚地称王,纵横两千里,家家义愤填膺,人人斗志旺盛,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县里杀了他们的县令县丞,郡里杀了他们的郡守郡尉。”

  “如今已经建立了大楚国,在陈地称王,派吴广、周文率领百万大军向西攻击秦军。在这时就应该群起响应,成就封侯大业。”

  “天下苦秦久矣,凭着普天下的力量攻打无道昏君,报父兄的怨仇,而完成割据土地的大业,正是有志之士不可错过的时机。”

  这就是谋士的作用,在武臣军到以前,先进行舆论战,扩大义军的影响力。

  结果,很多郡县的豪杰纷纷响应,安阳城守弃城而走,武臣军进驻安阳,收编队伍,军队很快就扩充到几万人。

  武臣自此号称武信君,相继攻克了赵国境内的十座城池,随后,兵峰直指范阳。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