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五章 没条件也要上_抗战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云飞知道,在秦皇岛发展海军很难,但张云飞还是决定要发展,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展海军。

  张云飞环视了一下大家,见大家一脸的担忧,张云飞淡淡一笑:“同志们,你们担心完全是对的,说实话,我内心也是比较担心,担心小鬼子的海军时常来骚扰和破坏,阻碍我们的发展。”

  “但大家放心,我们也不是这么好对付的,我也想到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小鬼子的海军只要敢来,我定叫它好受。”

  见张云飞这么坚定和信心十足,大家才稍稍放心一点。

  旁边的总政治部副主任方正同志,此时,心中的担忧也在慢慢的消去,心情也渐渐高兴起来,要发展海军,张云飞几个月之前是和方正说过的。

  张云飞不但和方正说过,还给方正布置了一项任务,那就是要方正搜集关于海军和船舶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

  当初接到这项工作,方正心中还是有点不解,因为整个根据地一条大河都没有,在哪里建造船厂,在哪里发展海军,收集这些人才有什么用。

  虽然当初心中有疑惑,但方正还是坚定的执行了张云飞布置的任务,也搜集了一些人才,关于这些人的情况,方正还专门的登记造册。

  目前,在大同的犹太人超过20万,这些犹太人都是这两三年以来,从全世界各地陆续赶来的,其中有不少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其中不少人还是克虏伯公司、亨舍尔公司、毛瑟制造工厂、威廉港造船厂、莱茵金属公司等著名的德国公司的技术人才。不过这些人才,现在基本被张云飞人尽其才了,在大同和太原等地的各个工厂中担任技术员和工程师,甚至是总工程师。

  这么多的犹太人,张云飞又在大同和太原各开辟了一块犹太人聚居区,这些聚居区主要居住着犹太人,第三十六集团军只派少量的军队维持这些聚居区的安全和稳定。聚居区的管理都是由犹太人自己负责的。

  由于有了安定的环境,富足的生活,很多的犹太人很知足。对张云飞也满是感激,在工作中也是热情努力,技术上也是毫无保留。

  第三十六集团军的根据地。除了有大量的犹太人,也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这些老外都是被高薪从欧美挖过来的技术人才或是管理人才。

  除此之外,第三十六集团军的根据地还汇集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各种人才,这么多的人才一起努力,才有了根据地的蒸蒸日上。

  由于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这么多的人可以供方正选择,这几个月当中,方正还是搜集了不少关于海军和船舶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

  其中在威廉港造船厂工作过的犹太人专家和技术人员就有近百人,此外还有两三百在德国以及其他国家造船厂工作过的熟练工人。

  现在。方正见张云飞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